外甥打灯笼照旧是什么风俗(陕西春节期间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习俗)
60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1 21:01:16
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这是中国过春节的最后高潮。过了十五,一切又恢复了常态。所以民间有不过十五都算是过年的说法。
正月十五赏花灯,这是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小说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展现。例如西游记中,天竺国外郡金平府兹云寺的元宵夜放花灯,唐僧去看热闹时被妖精抓去的故事。现在西安市城墙的上每年的灯展活动等等。
今天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陕西东府渭河以北,在民间舅舅家给外甥送灯、点灯、完灯的习俗。
民间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谒后语,就是从这件事演变出来的。舅舅家给外甥送灯已经有干年历史,据说从汉朝就有了。当前还没有看到有关具体的时间定论。在民间有娘家人给出嫁的女儿送灯的习俗,也有给外甥送灯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演变成了现在只给外甥送灯继续保留下来。(个别人也有给刚出嫁女儿送灯的)当出嫁了女儿有了孩子后,不论男女,第一年春节开始,舅舅家(设有舅舅外婆家其他人送)要给外甥送灯笼了。
舅舅家给外甥送灯笼,时间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到初十结束,个别也可延长到正月十四日前。一般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送两个灯,两把腊炷(一把腊十根)。以后没有严格要求,一个两个都可以。灯笼样子质地随意,有最简单的红火蛋也有小宫灯。送灯的时候还要有带上过年专门蒸的花馍(一种礼馍有一斤重)。也有附带选配的糖果点心之类东西。
舅舅家自从第一次送灯笼开始,要连续送灯十二年。不论几个外甥,每人都一样。当外甥(男、女)年满十二岁周岁时。(不按生日时间,按春节计算)就是最后一次送灯笼了,当地俗称《完灯》。平常年份送灯笼的变化也随社会发展变化。五六十年代,以竹扎纸糊灯笼为主,尽管样子有多种,什么走马灯,金鱼灯,飞禽走兽灯也有少量绸面宫灯等等。到了七八十年代,又开始送玻璃灯,马灯,手电筒等。再后来就成了塑料灯,电子灯甚至变成了用礼物代替。但是到了完灯的时候,特别是男孩子,一般都送一对大灯笼,而且还要附带丰厚的礼品。这表志着外甥长大成人。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的成人礼。在这一年春节,外甥家要专门举办宴席招待舅舅家人和主要的亲戚朋友们。提前约好日子,让大家一起来。当然大家也会送上礼物祝贺。舅舅家是这次宴席的上客。也许这就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出处。
外甥家的灯笼一般从初十开始点灯,每天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点着灯笼玩耍。俗话说的“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也是从这儿演义出来的。当地方言男孩把一起玩过灯笼的儿童称谓“老伙”,以后不论走到天南地北,见面后一声“老伙”权释了一切。
在当年要完灯的外甥家庭,正月十五日的晚上,家里要挂灯笼,特别是要在大门外面。一般大家庭要用绳子在大门两边拉成八字形,上面悬挂一串串灯笼,(家里全部送的灯笼)。据农村老人讲,在解放前和五十年代初,还有大户人家请灯影剧班(就是类似于现在华县老腔)来在门前唱戏,庆贺男孩完灯。后来就没有了。当晚如果中间有灯笼烧着了,不用扑灭让它自己烧完。待灯笼的腊炷烧完后,要把所有灯笼集中到一起点火烧了。家里过年了的鞭炮也一起放完。这样《完灯》仪式人全部结束。
我认为戏剧小说上写的正月十五闹花灯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情景,应该是这种民俗的反映,当然还有官方的主会场。当否,还请方家指教。
这就是陕西东部地区渭河以北一带的送灯,点灯,完灯风俗。当然十里乡俗不同,有不同地方风俗的朋友见谅!(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