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哪位(韩愈为什么会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86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0:31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这点确是无疑的。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他们都是唐宋时期最为优秀的古文言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提倡复古文运动,所谓“古文”,是相对骈体文而言的,从汉末以来,盛行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为形体的骈体文,这种文对仗上口,辞藻华丽,始于汉朝,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朝前期。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如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唐初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堆砌,华而不实,不适于实用,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为了改变这种文风,南北朝至隋唐,一些有识之士都相继提出改革文弊,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但都没有扭转此风。直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散文大家的出现,大力提倡古文运动,才让骈体文有效得以遏止。他们倡导的古文运动名义上是复兴儒学,恢复秦汉以前古散文,反对骈体文,实际上是对文风、文体、文字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些相似。在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率先勇敢举起了“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并大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复古”浪潮,声势第一次压倒了骈体文,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唐朝末期至五代十国时期,骈体文又一次占据了上风,直到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坛领袖,再次高举古文运动大旗,并利用自己的执掌科举取仕职权的便利,相继将古文言散文写作优秀的王安石、曾巩、三苏等人选入北宋政府和文坛,大大扩大了复古文运动的力量,从此这种文体自由,实用性强的复古文体,广泛流行于朝廷、社会和后世,成了古文言散文的主体。
韩愈字退之,河南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著有《韩昌黎文集》,因晚年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768年至824年在世,死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力倡复古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了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其代表作有《原道》、《原毁》、《诤臣论》、《答李翊书》、《师说》《张中丞传后序》等,文风铿锵,气势磅礴,议论雄浑有力,是我国难得的古散文精品。韩愈首倡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极大,苏轼曾评价他在古文运动中居功至伟,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就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的魏、齐、周、隋。明朝人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明初朱右选编的《六先生文集》,里边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的文章,因将三苏并为一家,故称六先生文集,其实应为八先生文集。明中期唐顺之的《文编》中,唐宋文也只取这八家,明朝末年的茅坤承此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抄》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自此流行开来。以后人选唐宋文必选唐宋八大家文,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坛史上可以说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具有崇高的文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