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九第一天吗(冬至有哪些特点?)
10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7 10:41:28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很重要的一个大节日,在我国民间历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由于各地习俗存在差异,在冬至这一天北方这边大多吃饺子,南方则是吃汤圆。另外在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达到最短,黑夜则最长。而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转移,导致白天逐渐变长,黑夜则相应地缩短。很多朋友问冬至过后是不是就越来越冷了?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是什么意思?冬至是一九第一天吗?一起来看看。
今年冬至不一般!有哪些特点?
1、冬至在月头
今年的冬至节气,根据阳历计算,是在12月22日,而在农历上则是十一月初十。属于“冬至在头”。而农谚云:“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具体来讲“冬至在头”意味着冬至发生在农历月初,这通常预示着一个更为寒冷的冬季,即“冷冬”。相反,当“冬至在中”时,表示冬至出现在农历月的中间,这样的年份往往会有一个相对较暖的冬季。
2、冬至在母九
俗话说:“公九冻死牛,母九穿单衣”,关于“数九”,民间有一种说法叫作“公九”和“母九”。这是指在数九的第一天,如果农历日期是单数,则称为“公九”;若农历日期为双数,则称为“母九”。今年的数九开始于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十。由于初十是一个双数,因此今年的数九被称为“母九”。
“冬至逢壬数九”是什么意思?
民间广泛流传一句顺口溜:“夏至三庚入头伏,冬至逢壬才数九”这是古人传承下来的计算“入伏”和“数九”的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夏至节气之后,当遇到第三个“庚日”时,就开始进入伏天。而在冬至之后,并不是立即开始计算九个九天,而是要等到冬至后的第一个农历壬日才开始计算。
冬至是一九第一天吗?
每年“数九寒天”的计算都是从冬至节气开始的,每九天被划分为一个“九”。第一个九天被称为“一九”,而冬至节气正是“一九”的起始日。
冬至的谚语有哪些?
1、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这里有一个故事。传说医圣张仲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看到许多乡亲的耳朵被冻伤,心中十分难过。于是,他命令弟子搭建医棚,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入锅中煮熟。接着,将煮好的食物捞出、切碎,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再次放入锅中煮熟。这种药物被称为“驱寒矫耳汤”,分发给百姓食用。吃过之后,乡亲们的耳朵都痊愈了。后来,人们效仿“矫耳”的样子,制作出类似的食物,称之为“饺子”或“扁食”。
2、一年雨水看冬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预测明年降水量的大小主要依据冬至当天的天气状况。如果冬至这天下雨或下雪,那么明年的降水量可能会比较充沛。然而,如果冬至当天天气没有明显变化,那么明年的降水量可能会相对较少。
3、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冬至当天气温并不低,那么在随后的夏天,气温也可能不会太高。
4、冬至无雨一冬晴
这句农谚在皖、鲁、川等地区较为常见,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冬至节气当天没有下雨或下雪(包括雨天和雪天),那么接下来的冬季可能会以晴朗、干燥和较少降水的天气为主。这样的天气状况可能导致一个干燥且相对温暖的冬季。
以上就是冬至日的介绍了,这段时间多地气温都迎来了大降温,冬至到来后就会开始真正的“数九寒天”的计算了。常言道:“冬至大如年”,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具有特殊地位,古代还称其为“亚岁”。至今,冬至在人们心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它的讨论从未间断。在这个时候,人们会品尝饺子、汤圆等美食。对许多人来说,享受冬至的美食,也意味着期待着不久后的春节团圆。你们那冬至还有什么习俗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