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楚国是怎么灭亡的(楚国灭亡的原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2 18:30:39    
楚国的灭亡具体来讲就是三点,第一,改革不力,第二,政治腐败,第三不明大势。这三个原因是导致楚国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先说改革,这个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改革。我们知道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是谁呢?是魏国,因为魏国的开国之君魏文侯最早实行变法,他用李逵变法,魏国的变法最早,而且魏文侯在位的时间长达50年。他的这种变法的力度和时间之长,是战国时期所少有的。所以魏国首先强大起来,因为他是变法以后他强大起来,楚国的变法并不算晚,楚国的变法是在楚悼王时期。

这个时候,魏国有一个名将到了楚,这个人叫吴起,本来是魏国名将,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以后,吴起就来到楚国。到了楚国以后,他先做了一年那个边地的郡的太守。一年以后,楚悼王发现他非常有才了,就提拔他做了楚国的令尹,就是宰相,让他主持变法。这个吴起的变法从实践上来说,比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还早20年。吴起变法包括四项,废除世卿世禄,这个是指的有一些贵族的家庭,在政治上,他可以继承他的爵位,在经济上可以继承俸禄,这就世卿世禄。这种制度是西周时期非常普遍的。这种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当代的那些杰出人才。由于他的祖先没有立功,他没有这个继承权政治上的特权,这些人才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得不到应得的报酬,所以这些人才没有积极性。吴起变法的做法就是均爵平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封在一个地方享受俸禄的这些贵族,他的子孙只要到了三代,就把他的爵位和俸禄收回来。这在当时就是很了不得了,那些封君都是老干部,他们的子孙要享受他的先辈立功那个爵位的俸禄。但是到了第三代就要收回来给谁呢?给那些在当代立功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条叫整顿吏治,楚国的这个吏治,也就是这个官员制度。楚国的吏治有两大毛病,就是“大臣太重,封君太重”,这些人享受了国家大量的俸禄,但是却不能为国立功。所以吴企改革就是要废除他们的这些人享有的特权。要减少这些大臣,这是第二点的整顿吏治。

第三点奖励耕战。因为那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强大其实就是两点,第一,农业,第二军事,吴起变法非常重视对耕和战的奖励,这就是调动农民和士兵这两部分人的积极性。这样国家有量,战斗力增强,这是吴起变法的第三点。

第四点广辟土地,楚国是大国,他不像三晋、韩、赵、魏三国,特别是像韩国魏国处在中原,他那个土地非常狭窄。楚国的土地本来就广阔,再加上楚国灭了一些国家以后,他土地更多。吴起就建议让一些贵族去开荒,这样一来楚国的土地扩大了,粮食的收成增加了,国家就富裕了。

我们从上面的四个方面来看,吴起变法的广度力度相当大。如果这个变法能够持续下去的话,楚国是可以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有一个相国叫蔡泽。他在评价吴起变法上说过两句话,“兵镇天下,威服诸侯”,可见吴起变法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最终吴起变法失败了。这个失败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两条,一个楚悼王去世,再一个反对派强大。

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大臣他实行的改革,比如商鞅变法也好,吴起变法也好,他最根本的是需要得到国君的支持,而商鞅得到的支持是相当大的。因为秦孝公是21岁继位,一继位就重用商鞅,所以这个年轻的秦孝公,他对商鞅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们看当时那些改革能不能成功,取决君王支持的力度,而君王支持的力度又取决于君王生命的长度,活的长,支持的时间就长,所以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把商鞅给杀了。

吴起的运气赶不上商鞅,吴起变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楚悼王的晚年。晚年施行变法,变法刚刚开始,楚悼王死了,他一死就在灵堂之上。因为吴起变法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主要这些贵族大臣的利益,在那个楚悼王的灵堂之上,那些大臣、宗族们就拿着剑要射杀吴起,吴起没有办法就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上,把身子敷在楚悼王的身体上,然后乱箭把吴起射死了。当然这个吴起很聪明,他最后是趴在那个楚道王的遗体上被射死了,这些剑有些是射中了吴起,有些是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遗体。

所以等这个安葬仪式结束以后,在查处这个案件的时候,新即位的这个楚君就把射中楚悼王尸体的这些宗族给灭族了。这一次牵连的有多少人呢?有七十多家,你可见还有一些没有射中的了,射到吴起上的,没射到尸体上的,光查那个尸体上射的箭光灭族灭了七十多家,你想想这个射吴起的,这剑有多少,这剑有多少,你可以知道反对他有多少。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他?触犯了既得利益。

吴起变法废除世卿世禄,这些贵族们,他们的后代特权没有了,整顿吏治要裁哪些多余的官吏。要让贵族去开荒,那些贵族心里不愿意还是怨恨吴起。所以吴起最后是死于反对派之手。这样一来,改革就失败了,这是楚国他最后灭亡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内政腐败和民心涣散,楚国后期的内政腐败也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贵族把持特权,制度僵化保守,君臣贪图享乐的风气已蔚然形成。这导致民心涣散,国家凝聚力下降,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威胁。

楚国的内政腐败和民心涣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擅刑杀和暴虐荒淫:楚王对内专擅刑杀,假借罪名随意杀人,甚至对前来犒师的使者也不例外。他对外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建造章华台等庞大建筑,消耗大量民力物力。他还淫乱无度,宫女达数千人,弄得人民离心离德,怨声载道。
  2. 贪污腐化:楚国的贵族们贪图享乐,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不仅收受贿赂,还公开抢劫百姓财物。例如,一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竟然纵容盗匪在境内横行,甚至亲自参与抢劫。这种行为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3. 排斥异己和陷害忠良:楚王对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进行排斥和陷害。这种排斥异己的做法使得朝廷中充斥着阿谀奉承之徒,导致政策失误和国家衰败。
  4. 欺压百姓和横征暴敛:楚王和贵族们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随意增加赋税和劳役,使得人民负担沉重。同时,他们还强占民田、抢夺民女,导致人民无法生存。
  5. 民心涣散和失去信任:由于楚国内政腐败严重,导致民心涣散。人民对朝廷失去信任和支持,纷纷逃离故土。这种离心离德的现象加剧了楚国的衰落和灭亡。

第三个原因,与秦结盟,出卖其他国家利益,楚国在历史上多次与秦国结盟,出卖其他国家的利益。这种行为让楚国在诸侯国中失去了盟友和信任,导致其在关键时刻孤立无援。

首先,这个结盟是在张仪的游说下形成的。张仪向楚怀王提出,如果楚国能够与齐国断交,秦国愿意归还之前占领的楚国的土地。然而,当楚怀王真的与齐国断交后,秦国并没有履行承诺,而是背叛了楚国。这导致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结果却遭遇大败。在这个过程中,楚国实际上是被秦国利用了,成为了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各个击破的棋子。

其次,楚国在与秦国的结盟过程中,确实出卖了其他国家的利益。这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背弃了与齐国的盟友关系。齐国是楚国的重要盟友,两国在共同对抗秦国的威胁上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然而,在张仪的诱惑下,楚怀王却选择了背叛齐国,这无疑是对盟友的出卖。这种行为在诸侯国之间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让其他国家对楚国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再者,楚国与秦国的结盟也反映出楚怀王在政治上的短视和无知。他过于看重眼前的土地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考虑。这种短视行为导致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使楚国陷入了被动和困境。

轻视人才,人才流失:楚国历史上轻视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导致许多拔尖人才流失,如帮助秦王谋划统一中国的李斯实际上是个地道的楚人。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对楚国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楚国轻视人才、人才流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重视人才培养:在楚国的历史中,很少看到像其他国家那样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记录。楚国缺乏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2. 政治迫害导致人才流失:在楚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因为政治迫害而被迫离开的人才。这些人往往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影响力,但由于受到政治势力的打压和排挤,不得不逃离楚国,前往其他国家寻求发展机会。例如,伍子胥因为遭受陷害而被迫离开楚国,成为吴国的重要谋士,为吴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人才浪费和埋没:在楚国,即使有一些人才得到了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才能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可能是由于楚国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或者领导者的个人喜好等因素导致的。这些人才在楚国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最终选择离开。
  4. 外流人才对楚国的损害:那些离开楚国的人才往往带走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楚国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离开不仅削弱了楚国的实力,还可能泄露楚国的机密,对楚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例如,李斯原本是楚国人,但他离开楚国后成为秦国的宰相,帮助秦国统一了中国。这对楚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5. 对待人才的态度问题:楚王和贵族们对待人才的态度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往往傲慢自大,对待人才不够尊重和礼遇。这种态度让那些想要在楚国施展才华的人感到失望和沮丧,最终选择离开。

迁都寿春的战略失误:楚国迁都寿春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寿春远离故土,四周没有军事屏障,不是生息之地。这使得楚国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击

楚国迁都寿春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不利:寿春地处淮河中游,地势相对平坦,缺乏天然屏障。这使得楚国在面对来自北方强国的军事威胁时,难以进行有效的防御。同时,寿春距离楚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较远,与西部和南部的联系也相对较弱,这导致楚国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
  2. 经济压力:寿春地区在经济上相对落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限,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都城。楚国迁都寿春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这无疑给楚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社会动荡:迁都过程中,大量的官员、军队和百姓需要长途跋涉,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同时,新都城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粮食短缺等社会问题。
  4. 军事风险:楚国迁都寿春后,其军事力量分散在各地,无法形成有效的集中优势。这使得楚国在面对外来入侵时,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此外,新都城的防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也给楚国的军事安全带来了隐患。
  5. 政治影响:迁都寿春对于楚国的政治稳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贵族和官员可能因为不满迁都的决定而发动叛乱或投靠其他国家,这将削弱楚国的内部凝聚力。同时,新都城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这可能导致政府效率下降和决策失误。

gprs流量是全国流量吗(GPS与GPRS的区别与联系)

5000米长跑正常人时间(5公里标准时间是多少?)

对称图形怎么剪简单漂亮(基础剪纸教程)

指针和引用的区别是什么(指针和引用的使用场景?)

万金油是指什么样人(“万金油”专业就业面广机会多?)

同比下降怎么算(excel数据透视表同比环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