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津轻海峡--横穿日本的国际海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8 09:39:55    

津轻海峡,太平洋西北部,日本本州北海道岛之间。

海峡东西长130千米,中间开阔两端狭窄,东端宽20千米,西端宽18千米。最宽处约50千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处500米。

津轻海峡

按照这个宽度,以及12海里领海宽度的规定,这个海峡完完全全应该是属于小日子的,但是,经过小日子一番骚操作,海峡中部变成了公海水域、国际航道,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自由航行。

海峡中部为国际航道

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演,中俄海军组成的舰艇编队通过津轻海峡向太平洋航行,在日本引发了不小震动。震动归震动,但中俄舰通过津轻海峡是合理、合法、合规的。

中俄海军编队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候美苏争霸已从焦灼状态逐渐向苏联倾斜,苏联靠着石油赚的盆满钵满,而美国正带领着一帮小兄弟在越南战争中不可自拔。

越南战争(1955年11月-1975年4月)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结局是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越南全国,但越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平民死亡,经济崩溃、通货膨胀

苏联在那个时期强大了,小日子自然就害怕了。毕竟时至今日,俄日还在“北方四岛”主权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矛盾。

那时候美日同盟已经维系了很多年了。

1951年9月8日,美日签订“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设立和使用军事基地。1960年1月,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再次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新安保条约不仅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而且美国将日本拉到了自己的核保护伞下面。

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看着苏联挥舞着气势逼人的核大棒,日本就想让美国带着核武器来日本,以此来对抗苏联的核威胁。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既然日本提出了这样的请求,美国就一口允诺下来,要不然“安保条约”就是一张废纸。

但是,要让美国的核武器跑到日本,有一条制度上的障碍摆在眼前。

日本在1967年12月11日提出的“无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

很明显,让美国的核武器到日本,就得啪啪打自己的脸。自己苦心经营的诚信人设不就没了吗?

不过小日子也是聪明,玩文字游戏那也是一套一套的。他们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招,让津轻海峡变成公海,那么漂亮国的核武器经过津轻海峡自然就不违背“无核三原则”。

确实聪明。

1977年,日本颁布了《领海及毗连水域法》,规定其领海宽度为12海里,但是有个备注,小日子特别注明在四处特定海域实施3海里领海制。

即: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的宗谷海峡,北海道和本州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本州岛南岸的大隅海峡和对马海峡东西水道。

如此一来,这四个水道就成为外国船只可以无害通过的国际水道。只要外国船只在通过这四处国际水道时没有表现出任何有害行为,日本就不能进行阻止。美军就可以派出载有核武器的军舰取道津轻海峡进出日本海,对苏联形成潜在威慑。

四个海峡的位置

冷战虽然结束了,不论小日子对自己当年的这一决定认同也好,后悔也好,也都很难再改变津轻海峡成为公海这一既定事实。其实漂亮国也不会同意改变现状的,因为第七舰队的母港位于横须贺。如果没有包括津轻海峡在内几条水道的特殊领海规定,舰队进出东海,就不得不一路向南,绕行冲绳岛西南端,费时费力很多。


昙花为什么不开花适宜温度多少(昙花的日常养护)

钢筋为什么捆扎不焊接(盖房子的钢筋为啥不能焊接?)

为什么阀门用黄铜(中国黄铜阀门材料的选用)

为什么贷款购房之后要办抵押(按揭转抵押有什么利弊呢?)

为什么厕所要干湿分离(干湿分离优缺点大揭秘!)

为什么混凝土要喷水(混凝土湿水保养秘籍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