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为什么会坏的原因(电容器爆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9 08:01:45一、造成电容器爆炸的原因
1.电网电压过高。电容器的功率损耗及发热量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如果电压过高,再加上环境温度过高,若电容器长期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其绝缘就会加速老化,导致内部元件击穿。
2.谐振过电压。当发生谐振过电压时,电容器成倍地过负荷,不仅使电容器击穿,而且强大的过电流使电容器剧热,产生爆炸。
3.操作过电压。当对电容器频繁操作,特别是在电网失压后重合闸时,如果电容器未放完电,而来电的电压极性正好与电容器残留负荷极性相反,在电容器中就产生强大的电流,使电容器剧热爆炸。
二、防止电容器爆炸的措施
1.应尽量避免电容器在过高电压下运行。尤其应避免最高环境温度与瞬时过电压同时出现。自愈式电容器的允许过电压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过电压时间为24h内累计不超过8h。
2.改善通风条件,避免安装环境温度过高。
3.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保护装置。采用外熔丝保护电容器应按要求选择外熔丝。
4.为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应串入电抗器。为防止过压谐振,合理操作也很重要。电容器组每次重合闸时,必须在开关断开电容器并放电3min后进行,禁止电容器带电合闸。为了保证电容器正常放电,要定期检查电容器的放电装置。电网刚送电,负荷还没有上来,电容器应暂时退出运行。大功率硅整流设备、大容量电动机突然卸负荷或受到重复冲击负荷,会使电容器电压升高,电容器也应退出运行。
5.加强检测巡视,防止过电流、过热。电容器能在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下长期运行。巡视中如果发现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必是某一相中电容器的熔丝熔断。此时应退出运行,查明原因,检修或换用一台电容器,调整平衡后再投入运行。在巡视中如发现电容器有放电声、渗油、外壳锈蚀、鼓肚和严重发热等,应及时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