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为什么会有电(太阳能发电板产生电荷详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0:58:02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光伏发电不是个新鲜东西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含有P-N结的半导体材料。在晶体中电子的数目总是与核电荷数相一致,如将 P 型硅或N型硅放在阳光下照射,仅是被加热,外部看不出变化。通过光的能量,电子从化学键中被释放,由此产生电子-空穴对,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在μS范围内)电子又被捕获,即电子和空穴“复合”。
当 P 型和 N 型半 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区域里会形成1个特殊的薄层,界面的 P 型一侧带负电,N 型一 侧带正电。这是由于 P 型半导体多空穴,N 型半导体多 自由电子,出现了浓度差。N 区的电子会扩散到 P 区,P 区的空穴会扩散到 N 区,一旦扩散就形成了 1 个由 N 指向 P 的“内电场”,从而阻止扩散进行。达到平衡后, 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薄层形成电势差,这就是 P-N 结
想起了中学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被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都是直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