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养的花不开花呢(养花这5点不注意别想能开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05:00莳养观花花卉,长到该开花的时候却不开花;有时虽开了花,但仅有稀稀疏疏几朵,而早衰早败,原因何在呢?要知道花卉植物开花有一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在发根系、长枝叶、花芽分化、直至开花的各个生长环节中,只要某一环节的环境因素适应不了花卉的需求,就会出现不孕花芽、花蕾脱落或开花稀疏、早败等现象。对此,像医生看病那样,单开一个“方”是难以对症下药的。
这里就常见的影响开花的几种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作些介绍。

(1)氮肥过量。
施肥,观花与观叶不同。观叶类,在氮、磷、钾肥分中,含氮量可以比较大,以促进枝繁叶茂。而观花类,氮肥过多,磷肥不足,就影响开花。合适的混合肥比例应该是:氮、磷、钾为5: 10: 5或5:10 :15,照此施肥,就能促使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直到开花。
(2)光照不当。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开花起决定性作用。需长日照才能开花的如光照不足,只要短日照的又光照过长,都不能开花。根据花卉开花对光照长度的要求,通常分为短日照花卉、长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三类,要因花制宜,光照适当,才能确保正常生长发育开花。

(3)渍水脱水。
花卉叶内的含水量占植物体重的80%,花的含水量也占自身重量的85%—95%。由此可知,水对花卉生存是多么重要。然而,水分过多,也不利于开花。就不少花卉而言,在花芽分化期需采取减水,乃至短暂的断水措施,才能促进花芽分化。这时如果渍水,势必影响花芽分化。在现蕾至开花期间,一且渍水,还会落蕾落花;一且缺水,花期变短,开花不良。此外,还要注意调节空间湿度。空间湿度过低,花期会变短,花色会变淡;相反,空间湿度过高,也会引发花瓣霉烂、衰败等现象。
(4)低温不低。
一般花木有借冬季5℃以下低温充分休眠的习性,即使高温花木也不能高于12℃,低温花卉不低0℃即可。温度高了,休眠不了,养分消耗过多,转年就难开花,即使开花,也是小而弱,易调落。一些秋播花卉,需要在冬季有20天左右10℃的低温条件,才能开花,这种低温促花,叫春化作用。所以,在冬季倘若出现温度太高,就得把花卉移人适于不同花卉要求的低温之处,让其充分休眠或促其进人春化作用。

(5)高温闷湿。
我国江南酷暑炎夏季节,养花者如只顾勤浇水,容易出现高温闷湿现象。它不但使花木茎干细弱、病虫蔓延;而且在高温条件下,土壤过湿,又使得植株脚叶脱落,不仅开不了花,甚至要死花。正确的做法是应采取降温、通风措施,并科学管水,防治病虫害,确保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才能促使花木开花。
除外,土壤贫瘠患生理营养缺乏症、根茎老化不及时修根剪枝、冬季遭冻害植株衰弱等等,都难以制造和积累足够的养分来形成花芽,当然就不能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