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泥浇水养护(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0:39:37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
专有名词解释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并初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以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加速其硬化过程,并防止混凝土因失水过快而产生干裂、冻害等问题。
冬季施工:指在气温较低(特别是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由于低温条件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硬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养护措施。
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
- 调整配合比:
- 选择早强硅酸盐水泥,因其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有利于混凝土在低温下快速硬化。
- 降低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早期强度。
- 蓄热法:
- 适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较厚的工程。通过加热原材料(水、砂、石)和混凝土,使其在搅拌、运输和浇筑后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水泥水化反应。
- 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设置挡风设施等。
- 外部加热法:
- 适用于气温-10℃以上且构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火炉、蒸汽、电加热或红外线加热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加热混凝土,使其处于正温条件下正常硬化。
- 综合蓄热法:
- 结合蓄热法和外部加热法,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模板外挂保温层、设置挡风设施及加热设备等措施,为混凝土提供全面的保温和加热效果。
- 混凝土暖棚法:
- 适用于框架施工等复杂结构。在构筑物周围搭设暖棚,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确保棚内温度不低于5℃,并进行湿度控制,防止混凝土干裂。
养护要求和注意事项
- 控制施工温度: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温度不低于5℃,避免受冻。
- 及时覆盖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减少热量散失。
- 加强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干裂。但需注意,在气温低于5℃时不宜采用浇水养护。
- 定期检查: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养护效果。
- 避免过早拆模: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过早拆除模板,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
实际案例说明
案例名称:某高速公路冬季桥面混凝土施工养护
背景:某地区冬季气温低至-10℃,高速公路桥面需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养护措施:
- 施工前准备:全面检查施工设备、材料,确保符合冬季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采用加热原材料和混凝土的方式提高初始温度。
- 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设置挡风设施,减少热量散失。
- 湿养护:采用带模养护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 加热养护:在暖棚内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确保棚内温度稳定。
效果:通过上述养护措施的实施,该高速公路桥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未出现冻害和干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