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荷兰为什么光照不足(缺少阳光和土地的荷兰,怎么成了农业出口大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2:38:40    


摘要:荷兰以弹丸之地,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仅次于美国,最关键的是荷兰农业跳脱传统耕种模式,带入工业管理思维,积极投入研发,改变靠天吃饭的惯例。

对于荷兰这个西欧国家,很多人的印象来自风车、郁金香或与海争地。其实,荷兰还是一个农业出口大国。


荷兰国土面积不过4.18万平方公里,大约等于2.5个北京的面积,跟四川省差不多。人口密度为508.2人/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荷兰农业非常发达,农产品出口额2022年达到1223亿欧元,从总价值看,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而且,荷兰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经常遭遇海水漫灌,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荷兰一年中有一大半时间是阴天,阳光照耀时间也偏短。


然而,让人惊叹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阳光、土地和淡水资源都缺乏,几乎没有大规模农业所必需的资源的国家,粮食出口却仅次于美国。要知道,美国的国土面积是它的270倍。


图说:美国与荷兰面积对比


荷兰人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


图说:荷兰的温室农场

来源:washingtonpost



1

农业巨人


荷兰一半以上的土地用于农业。荷兰人经常说,他们对粮食生产如此关注,源于该国在二战期间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饥荒。


20 年前,荷兰提出一个倡议:“用一半的资源生产两倍的食物”。这个倡议如今已成为荷兰农业强国的信条。


如今,荷兰是最大的农业和食品技术出口国之一。荷兰人开创了细胞培养肉、垂直农业、种子技术和挤奶和收割机器人技术,这些都引领全球农业创新,此外,荷兰农业还重点关注减少用水量以及减少碳和甲烷排放。


荷兰每年生产 400 万头牛、1300 万头猪和 1.04 亿只鸡,是欧洲最大的肉类出口国。2020 年出口了价值 88 亿欧元(约合 90 亿美元)的猪肉、牛肉和家禽,主要销往德国、英国和中国(主要是猪肉)。


但它也为西欧大部分地区提供蔬菜。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西红柿和洋葱出口国,并且是总价值上排第二的蔬菜出口国。全球蔬菜种子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于荷兰。


荷兰在全球食品探索中的中心地位也是无可争辩的:全球前20大农产品企业中有 15 家——雀巢、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嘉吉和卡夫亨氏等——在荷兰设有主要研发中心。


根据荷兰农业部委托Wageningen农业大学与荷兰中央统计局 (CBS)所做的联合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荷兰的农产品出口总值再创新高,比2021年增长 17%,达 1,223 亿欧元。


荷兰的食物出口大多在欧洲,但其他地区也多有出口。


2022年,德国仍是荷兰农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值24%。


荷兰农产品出口至西班牙(增长25%)及美国(增长24%)亦大幅增加,现在西班牙已取代中国,成为荷兰第六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瑞典则取代丹麦成为排名第十大。尽管英国脱欧,仍高居第四位,出口金额从 84 亿欧元增至 95 亿欧元。


荷兰农产品出口值排名中,乳制品及鸡蛋从第三攀升至第一,成长 35%,达119 亿欧元。超过观赏园艺的115亿欧元。


总体来看,农产品出口占荷兰货物出口超过 18%,且这些出口的农产品七成以上是荷兰本土生产,仅 27.5%是自境外经荷兰转运。


荷兰不仅是全球花卉、蔬菜、肉品及乳制品重要出口国,在农业材料、机械、知识及技术的输出方面也举足轻重。2019 年农业相关的周边产品出口成长了 8.3%,达 99 亿欧元,其中近一半(47%)是出口至欧洲其他国家,出口以农机跟肥料为主。


图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学生在农场学习蔬菜种植。该校一半的研究生来自其他国家。

来源:nationalgeographic



2

精细农业与科技创新


荷兰以弹丸之地,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最关键的是荷兰农业跳脱传统耕种模式,带入工业管理思维,积极投入研发,在温室种植、精密农业、对抗疫病等各方面的农业知识,都居领先地位,因此荷兰每公顷农地的生产力是欧洲其他国家的五倍,成为农产出口大国。


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此昂贵的荷兰,使生产效率提升的方法关键之一就是持续发展科技。


荷兰有近 24,000 英亩的温室作物——几乎是美国曼哈顿面积的两倍。这些温室用更少的肥料和水,可以以一英亩的土地实现传统土壤耕作需要 10 英亩才能实现的产出。


荷兰农场仅使用半加仑水就可种植约一磅西红柿,而全球平均水平超过 28 加仑的水。


提到农业科技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一所位于荷兰且在农业学科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学:瓦赫宁根大学。


瓦赫宁根大学有一个江湖诨号叫做荷兰的“Food Valley”(食物谷),名称有点模仿加州的硅谷。


瓦赫宁根大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顶级的农业研究机构,是一个庞大的农业技术初创企业和实验农场集群。瓦赫宁根大学模仿斯坦福大学的角色,将学术和创业结合在一起。


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组的总经理恩斯特-范登恩德体现了这种结合。范登恩是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世界权威,但是,他说,"我不仅仅是一个大学院长。我的一半负责植物科学,但另一半负责监督涉及商业合同研究的九个独立的业务部门"。只有这样的组合,即 "科学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范登恩这样认为。


未来什么挑战呢?范登恩说,地球必须在未来40年里生产出比历史上所有农民在过去8000年里所收获的更多的食物。因为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从目前的75亿增加到100亿。如果不能实现农业产量的大规模增长,同时大规模减少水和化石燃料的使用,十亿甚至更多的人可能面临饥饿。饥饿可能是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


瓦赫宁根大学农业技术为荷兰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荷兰,温室中可以100%不使用化学农药;家畜的抗生素使用减少了60%;水的使用减少了90%。科技的发展不仅减少了农业投入资金,也大大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另外,荷兰的温室和垂直农场,也是高效农业的重要方式。


荷兰玻璃温室的面积是世界最大的,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垂直温室大大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水分的利用,以及养分的流失。


荷兰的PlantLab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运营定制的室内农场——他们称之为“植物生产单元”系统。公司三位创始人于 2008 年组装了他们的第一个原型,并于 2010 年推出了这家公司,帮助荷兰温室和室内农民使用 LED 灯提高产量。他们有一个系统,可以在不超过两个足球场的面积内种植足够的农作物,每天为 10万名居民提供近半磅的新鲜蔬菜。


图说:在阿姆斯特丹PlantLab公司的一个温室农场,一名技术人员在种植黄瓜的墙壁之间行走。PlantLab专注于城市农业技术,拥有欧洲最大的室内农场。

来源:washingtonpost


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在美国、亚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更广泛的扩张,在未来 10年内在全球拥有 250 英亩的垂直农场。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精准农业,也是荷兰农业取胜的关键。


精准农业是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在荷兰,有80%的农户通过荷兰政府的支持从传统农业向精准农业模式进行转型。


农民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收集田间信息。在荷兰,几乎所有的田间防治都基于大数据分析。高度的机械化和数字化,使得大型农场只需要几个人便可以操作管理。



3

愿意放弃第二大农业出口国美名,发展低碳农业?


荷兰的温室农场,其实是通过控制温度和照明,来替代太阳,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在这次欧洲能源危机中,这种模式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


特别是在碳中和转型目标下,荷兰不再希望优先考虑农业出口,开始积极推动减少氮排放和碳排放。荷兰自然和氮政策部长Wal-Zeggelink承认,这种转变将对荷兰出口产生影响,她说,出口百分比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减少排放和恢复自然环境,此举引发了数月的农民抗议。


荷兰为了推动减少氮排放、恢复自然土地,开始对农业政策改革,不惜放弃全球农业出口第二名大国的地位。


如果减氮措施实施,政府计划将要求在一些省份减少多达95%的排放量,到2030年将总排放量减半。该计划在未来8年内将让荷兰的牲畜数量减少三分之一。


为了重新环保平衡,许多农民将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农业企业,尤其是那些位于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企业,这种前景引发了数月的农民抗议。

为什么叫观音棕竹(棕竹的介绍)

发票为什么要收税(公司开发票一定要交税吗?)

为什么店里蟑螂很多(饭店蟑螂很多怎么办,如何能够快速消灭它们?)

屏幕为什么会有亮点(液晶屏幕亮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铝材质为什么发黄(铝外壳表面发黄的原因是什么)

abs塑料为什么致癌(abs塑料有毒吗 直击本质 还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