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善始善终什么意思 《史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30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4 12:50:41    


《史记·乐毅列传》有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意谓做事情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更要善于把事做成。“四善”之教源远流长,极富思想智慧,历来是中国人为人、做事的准则。


01

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向来是人们所推崇的君子之德,是为人、做事要贯彻始终的认真态度;是事业、人生是否圆满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为人、做事的初始和终极状态;是善作善成所遵循的“起心动念”和终极目标。


“善始”即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儒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历代思想家对“善始”都极为重视。宋代理学家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说的是传世儒学之所以能够峰回路转、屡开新境,根本在于不忘经典、薪火相传的道理。明代王阳明提出“发明本心”,主张“致良知”,归根到底也在于“初心”二字。


由此可见,初心在我们为人做事、格物致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也有不少反面事例来警醒我们要不忘初心。《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开端的话,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司马光曾评价唐玄宗:“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毛泽东也提到:“李自成胜利了就忘记了人民,不然他是不会失败的。”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信道不笃,中途变节,必然难逃失败,不得善终,故而要不忘初心、坚守初心。

“善终”指的是为人做事的终极目标,是需要以极大的恒心与毅力,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来达成的。《左传》云:“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谏太宗十思疏》说:“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许多历史文献都提到过“慎始敬终”,就是警示后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虽“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要做到“善终”往往不易,但我们要本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一贯坚持,面对困难局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方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说的是定下目标后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故张孝祥云:“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此外,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远古传说和屈原、诸葛亮等名人事迹,也无不告诉我们锲而不舍的珍贵。



02

善作善成


善作善成,是说为人做事以好的方式、方法、途径来取得好的成果。《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古诗《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揭示了“善作”“善成”二者之间的互为因果、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善作”是“善成”的前提,而“善成”则表现为“善作”的成果。

“善作”指的是会干、能干。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力行近乎仁”;清代阮元的“壹以贯之,犹言壹事皆以行事为教也”,说的都是“善作”的道理。荀子也曾多次强调“善作”的重要性,《修身》一文讲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说的是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劝学》中则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明了只有敢于实践才能发现并掌握真理。


“善成”与“善作”互为因果,从字面上理解是取得好成果。这里的成果可分为小目标和大理想,正是由小胜集大胜,由小成集大成,由善作而善成。故而,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管子说:“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善始而后善作,善作故能善成,善成方得善终。四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并持之以恒,广储厚积,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岁月无痕,人生苦短,与其广种薄收式地平庸生活,不如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成就伟大。


为什么要交押金给房东(租房押金一般是多少?)

为什么风扇不转却一直响(电脑风扇异响怎么办)

为什么失真了什么原因(音响高音失真是什么原因?)

剪纸为什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长寿花为什么长寿什么原因(普普通通的长寿花,为何能久盛不衰?)

为什么学区房价格高(这些学区房为何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