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洁癖就是强迫症吗?

1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09 21:30:08    


我们先来举几个生活常见的例子:

有人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得一尘不染,一根头发丝都找不着。

有人东西都按照属性归类,或者从小到大排列。

有人出门反复检查自己要带的东西,检查门锁好了没有,检查该拿的拿了没。


那么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场景都是强迫症的表现吗?

其实强迫症的特征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者两者兼有。


强迫观念是反复出现,持续的,激发焦虑的侵入性的念头、画面或冲动。

举个例子:一位患者的强迫观念是觉得自己会伤害身边的人,虽然他不想这么做,但是这个伤害别人的念头控制不住地出现在他的大脑中,而他的道德感又会告诉自己这种念头是不应该出现的,是非常不好的,于是就引发更多的焦虑了。

强迫行为是患者感到被驱使而反复执行的特定行为或仪式行为,以减轻或预防由强迫观念产生的焦虑。

比如一些过度清洁的行为,有的患者洗手时间可能会持续到十分钟以上,还需要家人多次帮忙检查有没有洗干净,每次都需要问家人“我有没有洗干净?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

那是不是所有重复的行为,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都是强迫行为呢?

尽管有些人也经常做某些重复行为,但是判断是否强迫行为通常取决于社会功能和感受性的影响,第一是对于社会功能的影响,强迫观念和行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消耗时间,通常会因此消耗一个小时以上,因此患者通常会回避出门、社交、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第二是个体对这些反复行为的感受性,一般来说,日常生生活中所讲的洁癖不过是当事人比较爱干净,他们在某些时候不一定非得打扫得非常干净,比如没有时间或懒惰时,可能就不会打扫也不会由此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但是强迫行为中的过度清洁通常会表现为明明知道了毫无意义却不可抗拒的反复清洁,认为所接触到的事物都是脏的,不由自主强迫性清洁并引起焦虑感。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一边知道自己不该这样,一边又控制不了自己这样想,他们无法控制和摆脱这些无意义、不必要行为,因此觉得非常焦虑和痛苦。


所以如果洁癖只是本人比较爱干净,有时不清洁也不会产生焦虑痛苦情绪,并且清洁的观念和行为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持续时间短,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那就不是强迫症啦。

为什么做挡土墙(园林景观工程,挡土墙设计施工)

地上为什么长青苔(地面长出绿毛、白毛及红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为什么楼房冲道路(住宅莫“挡道”,“路冲”惹烦躁)

橡胶为什么那么耐磨(神奇的化学变身:橡胶硫化的秘密)

日本为什么家家浴缸(日本人为什么钟爱浴缸?)

为什么有产权期限(说好的永久房屋产权为什么还有20、70年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