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哲学也可以很有趣
1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0 11:10:08有这样一本书,它改变了我对哲学类书籍的固有印象,原来哲学也可以很有趣,并非都是死板和玄奥的说教,它就是《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中国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先生的一部力作,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
书中写到“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我觉得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但精神对我们的引领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既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一个有良知个体的基本要求。爱国,它已经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之内。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爱国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当年,钱学森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所有的荣誉和地位,因为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尽管他的祖国很贫穷,甚至满目疮痍,但那里才是自己的根。敬业,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敬业的人总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因为他们把单位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支月英是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因为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她用三十六年的坚守,书写了一名普通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怀。诚信,是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诚实守信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推崇的美德,因为诚信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诚信的人才能使人放心交往。雨果说过:“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友善的人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乐于和他们交往,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会很舒服。
书中写到“一个人越是能注意到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够活得越充实。”我们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我们的一生,而经历是由一个个事件构成,人生就像一个由珍珠玛瑙串起来的项链一样,项链虽然漂亮,但是如果没有一粒粒珍珠玛瑙的点缀,那么它是无法漂亮起来的。可以说生命是有一个个细节组成,当我们真正留意这些细节的时候,我们才能活得更加充实。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看似平凡的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但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悟。比如,一个老人跌倒了,表情非常痛苦,这时候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勇敢地冲上前去,把他扶起来。再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玩具,在经过内心的挣扎之后,勇敢地站起来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不都是美的表现吗!
书中提到“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会分散,最后反被拥有物所拥有,变成拥有物的奴隶,以及筋疲力尽,丧失了人生的意义。”是的,生活越简单,反而越快乐。人生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本身就带不走任何东西。很多人活在世界上,处心积虑地去追求财富、权势、地位、美色,以为快乐就在其中。但到头来却发现拥有的越多,反而越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这些辛苦得来的东西,试问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天天想这些东西,又如何能够快乐得起来呢!事实上,把生活过得简单些,不去过多地追求那些物质化的东西,才能活得更加自由快乐。例如,红色通缉犯李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39亿,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携巨款逃到国外,但是在国外过得十分狼狈,有钱也不敢消费。他不敢住在繁华地区,身体不好都买不到需要的药,有时不敢坐车只能走路一整天。因此,即使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巨额财富,到头来不还是战战兢兢,还不如街头乞丐活得舒适。再比如“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疑犯杨秀珠,通过贪污受贿获得2.5亿巨额财富,被我国政府通缉后逃到了国外。为了躲避通缉,她辗转多个国家过着流浪生活,甚至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试想一下,虽然有了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到头来不还是如过街老鼠一样。
因此,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就要看它能否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会有所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