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故事: 历史名人春节趣事
12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31 17:11:08历史名人春节趣事,令人叹为观止。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很多庆祝活动,互相拜访祝福,也由此留下众多有趣的故事。
毛主席让年夜饭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南下贵州。
适逢1935年大年三十,红军收缴了当地部分地主豪绅的粮食和财物,除分给当地穷苦百姓外,还根据实际进行了分配。
军属部门给各位红军领导也做了一顿比较丰盛的年夜饭。
其中就有毛主席最爱的红烧肉。毛主席虽然只分到一碗红烧肉、一碗米酒和几个辣椒,但舍不得吃,想到不久之前强渡乌江、进攻遵义的战斗中,留下了不少伤病员,第二天一早就和其他领导一起去看望伤病员,把自己的年夜饭送给他们吃。
郑板桥赏春联知疾苦
郑燮郑板桥,清代著名文人,扬州八怪之一。
一年,大年除夕夜上街巡视,发现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郑板桥看后马上转身往回走。其他人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只见郑板桥扛着米面,拎着衣服回来,敲响这户人家的大门,把东西一放转身就走。
别人问他怎么回事,郑板桥却笑而不答。原来此对联隐含“缺一(衣)少十(食)”的意思。
朱元璋亲题对联
朱元璋当了皇帝,定都金陵。
为了体现盛世喜庆,要求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
到了晚上,朱元璋微服私访,沿街欣赏各家的对联,十分高兴。
后来,走到一户人家,发现没贴对联,很生气,就问:怎么回事?户主说:俺就是个劁猪杀猪的,没文化,不会写呀。
朱元璋一听,当场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大笔一挥,写下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一时传为佳话。
祝枝山戏作对联
祝枝山是江南四才子之一,有才又爱开玩笑。
一年春节,祝枝山去找好友杭州举人徐子建。恰好徐子建不在家。
祝枝山见门口贴着红纸,直到徐子建是去找高人来写春联。
一时兴起,鬼主意冒泡,提笔在大门写了一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在侧门写: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徐子建回来一看,脸都绿了。这大过年的,谁这么缺德?除了祝枝山,没人干这事。
于是就去找祝枝山理论。
祝枝山哈哈大笑,故意卖弄一番,才在对联上加了几个标点,两副对联变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
徐子建这才转怒为喜,并大为称赞。
王羲之春联经常被偷
王羲之是书圣,很多人求其书法而不可得。
到了春节,就有人惦记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新年写了几幅对联,结果都被偷走了。
于是,王羲之灵机一动,写了一副对子: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下没人偷了,不吉利啊。
等到了除夕夜,王羲之又让人贴上了下半句: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闻之,纷纷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