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歌曲: 触摸记忆、重温经典,你是否还记得春晚十大最经典的歌曲
11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09 14:26:25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初是中央电视台迎新春文艺晚会,或叫文艺大联欢。后来逐步形成现在的央视春晚。从开始的简单的联欢晚会到如今异彩纷呈的大型晚会,一路走来,大年三十观看已经成为中国春节的一种“习俗”。同时,春晚也是全球每一位华人对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守候,更是一家团圆、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的大舞台。“春晚”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专用词汇,足见其巨大的影响力。

主持阵容最强大的2018年春晚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物质精神追求逐步提升,现在的春晚虽然经常被被吐槽,觉得越来越难看,越来越没有新意,但春晚依旧和年夜饭一样,成为是每个中国家庭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守年活动之一。
三十余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不但是普通中国人的盛宴,更是每一位演员梦想的舞台。从央视春晚涌现出来的许多歌曲,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今天,小编为您整理从央视1983年开始举办春晚到2000年之间,央视春晚舞台上出现过的十大经典歌曲。
一、《难忘今宵》1984年 演唱者:李谷一
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并没有《难忘今宵》这首后来霸屏几十年的歌曲。到了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风华正茂的李谷一才首次演唱了这首《难忘今宵》作为压轴曲目。

李谷一在春晚献唱
《难忘今宵》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旋律优美,曲调舒缓,尤其是歌词娓娓道来,通过李谷一那细腻婉转雀灵般的歌喉演唱出来,优美的旋律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勾起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让人流连忘返,在那个年代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如今,春晚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这首李谷一老师演唱《难忘今宵》依然在春晚唱响,成了春晚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果哪一年春晚没有了《难忘今宵》这首歌,没有了李谷一老师的演唱或领唱,观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反倒觉得再精彩的晚会都不太圆满。所以排名春晚十大经典歌曲第一,《难忘今宵》这首歌当之无愧。
二、《我的中国心》1984年 演唱者:张明敏
1984年,一身西服、胸前挂着围脖的香港歌手张明敏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
当时香港还没回归,港台歌曲留给大陆观众的印象就是“靡靡之音”。是否能够邀请香港歌手登上央视舞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过多次沟通和请示获得批准后,春晚导演黄一鹤十分兴奋,立即决定邀请张明敏。就这样香港歌手张明敏只身前往北京参与央视春晚录制,为亿万华夏儿女带来了这首《我的中国心》,他也成为登陆央视春晚舞台的第一人。
《我的中国心》由黄沾作词 ,王福龄作曲。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铿锵有力,感天动地,震彻寰宇,唱出了无数华人对家国的眷恋,和期盼祖国统一、国家富强的赤子之心。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华夏儿女的心声,让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心潮澎湃,这首歌也成为传唱最多的华语歌曲。可以说通过这首歌曲,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凝聚力空前高涨。
三、《常回家看看》1999年 演唱者:陈红 蔡国庆 张迈 江涛
1999年春节晚会,陈红和蔡国庆、江涛、张迈,合唱歌曲的《常回家看看》是一首充满亲情和爱的歌曲。

99年春晚演唱
《常回家看看》本来是词作者车行为故去的父亲写的一首歌。据车行吐露歌词中反应的就是父亲的真实写照,所以特别贴合人们的心灵。创作了《中国娃》、《咱老百姓》的著名曲作者戚建波看到了车行的这首《常回家看看》后,感觉歌词十分契合寻常百姓朴素的情感生活,于是欣然谱曲,成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神曲。
歌曲中柴米油盐、长辈的唠叨、家长里短、亲情友情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琐碎碎。这些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土壤的叮嘱或念想中,折射出了老人的孤独与寂寞,也包含着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这首歌唱出了辛酸,也唱出了人性中最可歌唱的光辉。同时也让这首歌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
《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当时处在改革发力期,人们忙碌紧张的奔波着,而老人们却独守家庭,期盼奔波的儿女们归来的家庭生活现状十分契合,“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之情刺激着每一位观众的心,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成为当年春晚诸多歌曲类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也成就了歌手陈红,自此后一炮走红。
四、《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 演唱者:费翔
《冬天里的一把火》是一首庄奴作词,solan sister作曲,台湾歌手高凌风原唱的歌曲。这首歌前身为1980年The Nolans原唱的歌曲《sexy music》。

费翔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2年,由台湾歌手高凌风翻唱为《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费翔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费翔是一个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台湾歌手,他也是“第一位”回到祖国大陆去的台湾歌手。在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时,他让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陆百姓,见识了一个颜值超高、载歌载舞、扭腰甩屁股的、有着异域风情的歌手,他放肆狂热,出尽风头,而他英俊潇洒的脸庞,也第一次让国人见识到了混血儿的颜值优势。随着费翔在198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为许多当时的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这首歌也成为大陆音乐时代转折的重要标志。
五、《春天的故事》1997年 演唱者:董文华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经典歌曲。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
歌曲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歌曲一开始就以叙述的方式娓娓道来,看似像百姓家常话一样的大白话,但是却真切细腻,令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你能够感受到歌曲仿佛混着春天的馨香,犹如清泉一样流淌出来。
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歌词结构完美、立意鲜明、用词精准、大气磅礴。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通俗的写法,清新贴切的、充满深情的比喻,优美而抒情的旋律展现了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让你丝毫感受不到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赞歌。一时间,《春天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红遍中国。也传遍了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成为真正代表中国人心声和记录一个时代风采的经典歌曲。
六、《相约九八》1998年 演唱者:那英 王菲
《相约一九九八》是由靳树增作词,肖白作曲,那英、王菲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曲。

两位天后那英、王菲联袂献唱
1998年时值改革开放二十周年,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对美的追求也开始变得愈加迫切。“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涩”,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特色。歌中所描绘出的美好画面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珍视、热爱,契合了时代的特征和人们朴素的情感。
这首歌曲曲调婉转动听,歌词优美灵动。演唱者王菲和那英都属于华语乐坛天后级人物。二人正处于事业巅峰期,一个优雅柔美、一个庄重大气,二人联袂演唱为歌曲增色不少。尤其是扎着丸子头,画着红脸蛋的王菲和一袭白裙的那英牵手缓缓走来的画面,更是万千观众心中不灭的经典。一经播出即引起争相传唱,成为那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经典。
七、《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演唱者》:1986年 演唱者:蒋大为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的一首歌曲,原唱为董振厚。

1986年的蒋大为
1986年被蒋大为带上央视春晚舞台。蒋大为是我国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具有深厚的声乐造诣,音清质淳,是中国大陆歌坛上的一棵长青树。自从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就与这首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为蒋大为一生中最经典的作品。《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一首军旅歌曲。1980年,词曲作者邬大为和铁源等人到辽宁丹东的一支边防部队采风,正赶上河口地区桃花盛开,他们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在桃林旁,不禁被漫山遍野的桃花陶醉了,很快就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边疆战士风采、讴歌祖国秀美河山的军旅歌曲。这首歌一经传唱便引起强烈反响,多少年来经久不衰,成为感动几代人的经典佳作。
八、《思念》1988年 演唱者:毛阿敏
《思念》这首歌曲由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
歌曲《思念》通过含蓄地表达向人们展示了经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对爱的追求爱和向往。

88年春晚毛阿敏动情演唱
毛阿敏的歌声深情而甜美,既温柔缠绵又不失大气。当光彩照人、姿态优雅的毛阿敏随着乐曲的旋律走上舞台,亮出她如雀翎般歌喉时,观众顿时为之倾醉。而毛阿敏空灵般的嗓音就像一只蝴蝶般在观众身边翩翩起舞,让观众在歌声中抒发无限的思念。
《思念》将人世间的爱化作一只轻柔飞舞的蝴蝶仙子,带着对爱、对爱人的思念飞越大江南北,向人们带去诚挚而亲切的问候。时至今日,这首歌依然是表达爱意、倾诉思念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也让毛阿敏声名鹊起,一曲《思念》让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倾倒,也让毛阿敏成为当时最红的女歌手,被称为“歌坛大姐大”。
九、《我想有个家》1991年(潘美辰)
《我想有个家》是由潘美辰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潘美辰是一位台湾创作型女歌手,中性嗓音十分独特。1990年《我想有个家》荣获台湾第一届金曲奖,年度最佳歌曲奖。

潘美辰在91年春晚演唱
中华民族最注重“家”的温暖,也是最维护“家”幸福与团结。1991年,潘美辰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当时的大陆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从公有住房向私人住房转变。一曲融入浓浓真情、如泣如诉的《我想有个家》,不知唱出了多少漂泊在外流浪者的真实心声。处于改革中的中国人充满了对“家”渴望和期盼。这首歌也非常准确的契合了时代的旋律。“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在老百姓心坎上。这种诉求很普通,但是却很难求,许多无家可归的浪子们的心情通过这首歌得到表达,这是《我想有个家》得以广泛传唱的重要原因。
后来赵本山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部小品,就叫《我想有个家》。时至今日,这首歌仍旧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有着十分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她不失为经典。
十、《血染的风采》1987年 演唱者:徐良 王虹
《血染的风采》是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战斗英雄徐良和歌手王虹演唱的一首军旅歌曲。

战斗英雄徐良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南疆的安宁奔赴老山战场,《血染的风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歌曲运用叙事的手法,向人们讲述了中华好儿女即将投奔疆场,向家人告别的故事。“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歌曲一开始就用假设的方式,看似劝慰家人,实则通过假设与劝慰表现了当代军人的豪迈与视死如归的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
当战斗英雄徐良坐着轮椅与著名歌手王虹一同唱响这首激越悲壮的《血染的风采》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代背景下激起了民众强烈的爱国激情。军人是伟大的!军人的家属是悲壮的!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哪有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一夜之间,这首歌就传遍的祖国的每一寸山水水水,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经典歌曲。

1979年老山前线
“共和国的旗帜下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首歌不但增强了军人的荣誉感,还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着无私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需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首歌虽然从亲情处着手,但是情感细腻浓厚,将无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在悠扬舒缓的旋律中,让人在悲壮中感受到军人的豪迈与伟大,成为弘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经典之作。就算是现在,这首歌依然会勾起无数人对守卫家国而慷慨奉献的革命军人的崇敬之情。
结语:在2000年以前的春晚还有很多好听的经典歌曲,比如1995年老狼的《同桌的你》;1984年朱明瑛《回娘家》;1989年韦唯的《爱的奉献》;1992年郁钧剑的《说句心里话》;1995年刘德华的《忘情水》等等,取舍两难,最后还是选择了这十首代表着一定时代特色的歌曲,也是至今依旧传唱,令人怀旧的经典之作。不过还有一首《龙的传人》也是十分经典的歌曲,因为与《我的中国心》风格接近但格局不太一样,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