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杨开慧、瞿秋白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里,到底藏着什么不一样?

10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18 07:17:57    

网上有句话特别火:00后忙着上大学;90后忙着结婚生娃;80后忙着离婚……

听起来扎心,但身边很多80后的婚姻确实亮起了红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离婚率持续攀升,居高不下。

这到底是因为离婚容易了,还是我们对婚姻要求更高了?

抑或是感情真的不再值得珍惜了?

杨开慧、瞿秋白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里,到底藏着什么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最近看了电视剧《百炼成钢》之后,我才有了答案。

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期望和向往的样子

心理学上对婚姻有个洞察:

每个人爱的都不是对方,而是内心中想象的那个Ta。

所以,看到对方的毛病时,会忍不住想去纠正,纠正不过来会生气;

吵架以后,会期待对方哄自己,当对方没有这么做时,心里会莫名地委屈,觉得他不爱自己了;

。。。

我们渴望如胶似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很难到,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在对方身上看到的,不是自己期望或向往的样子。

《百炼成钢》中,杨之华去武昌看望瞿秋白,瞿秋白送了杨之华一个礼物。

礼物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在一本杨之华最爱的国际歌上盖上了他的印章,内容是“秋白之华”。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瞿秋白,杨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世间最浪漫的爱情,莫过于此了。

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于秋白与之华来说,并不只是口头上的表白,更是心的融合与魂的共舞。

其实,他们早在初识之际就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期望或向往的样子。

杨之华与瞿秋白初识是在上海大学的社会学课堂上。

当时课堂上在讨论中国社会现状,杨之华问瞿秋白:“我们要靠什么样的力量去改变呢?”

瞿秋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不去学女工,不去学诗词歌赋,而是跑过来学社会学,这本身就是力量。无论天皇老帝,谁也解放不得我们,只靠我们自己。”

杨之华立刻反应过来,瞿秋白后面那句话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国际歌里的歌词。

瞿秋白当接着说:“我们学社会学的同学,要比的不是谁读书多,而是要比一比谁的社会活动多,谁跟工农在一起的时间多。”

听完这句话,杨之华内心豁然开朗,因为她发现瞿秋白所说的,正是自己一直想做的

而瞿秋白也在组织工农活动、悼念革命志士活动中,看到并欣赏杨之华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灵魂。

瞿秋白牺牲时,杨之华才35岁。

此后的余生,她独自带着对瞿秋白的思念,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他们的女儿,再没有喜欢过别人。

曾经多次有人看杨之华生活不易,想给她介绍伴侣,每次杨之华都说,“这世界再也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而这世界再也不会出现另一个他。”

至死不渝的爱情,是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彼此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期望或向往的样子。

我懂你的不易,成就你就是成就我自己

情感世界中,最让人觉得委屈的不是没钱,不是劳累,而是你把我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

但凡你懂我的不易,我的一切付出都会变得值得。

可实际生活中,不知是太习惯成自然了,还是真的没有用心去体会,“懂”之一字,变得越来越奢侈。

毛泽东向杨开慧求婚,问她:“你愿意跟我结婚吗?”

杨开慧点头表示同意。

毛泽东又说:“做我的堂客,可是要吃苦的。”

杨开慧坚毅地摇着头说:“不怕。”

“跟着我干革命,恐怕就要过不安定的生活,会颠沛流离。”

“我也不怕!”

“甚至会牺牲。”

杨开慧想了几秒,平静地说:“我愿意。”

明知前路不止渺茫,更是危险重重,杨开慧却毫不犹豫。

因她懂革命之不易,懂毛泽东之不易,所以她忍不住想用生命去爱他。

而毛泽东之所以会问出这些话,也在于他深深地知道,成为他的伴侣,未来的路会非常不容易。

内心深处,他既渴望杨开慧的同意结婚,又不忍让她的未来过得那么艰辛。

他们彼此都懂得对方的不易。

毛岸英出生时,别人问杨开慧要不要把毛泽东叫回来,她说“不,不要干扰他。”

不只是毛岸英出生,他们三个孩子出生,毛泽东没有一个在场,但杨开慧从没怨。

杨开慧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和母亲在板仓时,生活的艰难、内心的孤独、对毛泽东无尽的思念与担忧无处言说,只好写信。

“润之,我要哭了,我真的要哭了,我总不能不爱你啊。。。”


“假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可那时书信已经无法送出去。杨开慧只能把写好的信用蜡纸包裹,藏在房间挑梁下的墙缝里。

一共8篇,4000多字,字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充满着无尽的思念、牵挂、忧伤、血泪,唯独没有半句埋怨。

可惜这些信沉寂了52年之后才被发现,此时,毛主席已经逝世6年,无缘读到,真是人间遗憾。

然而,知道对方不易不难,但是读懂对方的不易,唯有当他所求也正是自己所求时。

杨开慧在狱中被敌人威胁,要求她脱离与毛泽东的夫妻关系,杨开慧说:“让我跟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我死不足惜,唯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毛泽东的革命之道,也是杨开慧追求的道。成就毛泽东,就是成就自己。

毛泽东虽然后来另娶了他人,但在他心中,杨开慧永远是第一位,即使晚年有白内障,眼睛已经看不清了,他也仍然经常怀念杨开慧的音容笑貌。

她就是他的“骄杨”,她的确是他的“骄杨”。

你不在了,我带着你的灵魂继续前行

至死不渝的爱情,其实也是种执念,是此生我只与你一起看世界的执念。

喜子跟春苗准备结婚时,喜子突然接到命令要乘船去东北,喜子担心自己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连累了春苗,要爷爷等三天后告诉春苗。

春苗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哭不闹,转身跑进屋子,拿上包袱就出门去寻喜子,她说:“俺男人在哪,我就得在哪。”

可是春苗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辗转多地寻找喜子,一路上吃尽了各种苦头,看遍了人间悲惨,在经历战争的残酷后决定参军。

在军队中一边参加革命,一边到处打听喜子。

而喜子呢,在战争中受伤昏迷不醒,仍紧紧地抱着一双鞋子,因为这鞋子是春苗为他俩结婚而做的。

当初离开家时,他什么都没带,就带着这双鞋。

一直带在身边,却从来没舍得穿,因为这双鞋寄托着有春苗的爱。

可能上天也被他们感动了,终于让两人在一次战场上相遇。

见到喜子的那一刻,一句“你咋啥也不说就走了?”,道尽了心中思念和牵挂。

本以为终于可以办一场圆满的婚礼,喜子却又接到命令,有紧急任务要离开。

胜利门送别时,两人身着军装举办了简单却不平凡的婚礼。春苗割发,寓意从此与喜子是结发夫妻。喜子也终于穿上了那双新鞋。

“你不用舍不得俺,你去打仗,俺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那个战乱的年代,“我等你回来”就是最深情的告白。

遗憾的是,喜子在任务中不幸牺牲了,走时脚上还穿着那双鞋子。鞋子虽已破旧,却成了春苗一生的念想。

喜子不在了,春苗带着他未完成的愿望继续前行。

新中国成立时,春苗拿着鞋子说:“喜子,俺替你看到了新中国。”

你不在了,我就带着你的灵魂继续走,继续看,走到理想的终点,看到理想的实现。


无论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的“你中我有”,还是杨开慧与毛主席“懂你的不易”,抑或是喜子与春苗的“爱情执念”,这些至死不渝的爱情里,藏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志同道合把两个灵魂嫁接到一起。

有了志同道合,才会没有鸡毛蒜皮,才会没有怀疑猜忌,才会真正彼此交融,成就更好的彼此。

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那么严肃,共同的事业理想、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幸福向往,都是志同道合。

找到志同道合,经历一场至死不渝的爱情,让灵魂交融共舞,才真不枉此生!

为什么网络端口灯不亮(电脑网线接口灯不亮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叫航空剪(航空剪铁皮剪的区别及剪切性能、特点之介绍)

转椅为什么会爆炸?教你如何选择正规转椅确保家人安全

刷墙为什么老掉(乳胶漆墙面出现掉粉的原因)

线槽为什么要接地(铝合金线槽是否要接地线呢)

地板为什么含有甲醛(木地板是否含有甲醛?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