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歇后语——有借无还,是真的吗?其实这事我们都被骗了
12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18 10:02:32民间有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是刘备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另两大污点是关羽被杀近两年后才起兵伐吴以及跑路总是抛妻弃子)。但这话说来颇有问题,疑点有三:第一,刘备借了吗?第二,刘备借的是荆州吗?第三,刘备真的没还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朕吴会,西通巴蜀
第一, 刘备借了吗?
算是借了。为什么说是“算是”,因为孙权不借不行。在赤壁之战前,江东孙氏的势力根本就没真正进入过荆州范围(打黄祖占了江夏郡的一小部分而已)。而刘备自公元201年投奔刘表,到208年赤壁之战,在荆州待了足足七年。从刘备刚到荆州,便有“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七年下来,仅从曹操追击刘备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就可以看出刘备是如何得人心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赤壁之战虽然曹操败退,但元气未伤,很快组织兵力东征合肥,并让曹仁留守江陵以据周瑜。东吴在面临两线作战的同时哪有余力征讨荆州?又素缺人望,哪里就能快速得之?即便得之,外有强敌内失人心,又如何守得住? 所以尽管在先主传、周瑜鲁肃传中都用了如“借”、“割土地以资”之类的词,刘备甚至亲往东吴求都督荆州。但这无非是顺水推舟而已。刘备总不能说:“没有我,你们可守不住啊。”所以他说借,孙权也正好顺坡下驴。反正自己也守不住,说借出去的,面子上好看,没准儿回头还能收点利息。

你争我夺,三家分汉
第二,刘备借的是荆州吗?
不是!先来了解一下荆州。荆州下辖七个郡(一说荆襄九郡,此处按《后汉书》说法),分别是南阳、南、江夏、长沙、武陵、零陵、桂阳七郡。借荆州故事发生之前,南阳郡在曹操手里,南郡被周瑜打下来了,江夏郡曹孙各占一部分。周瑜原来是将南郡南岸借给刘备了,面积大约有全郡三分之一。但南郡南部几乎都是山地,根本没法安置,因此刘备才别立营于公安。“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南郡,荆州,傻傻分不清
但事实上,刘备借的只有南郡,一个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这时候,真正还掌握在孙权手里的,就只有区区江夏郡南部一小块地方。南阳郡、江夏郡北部大片地区全在曹操手里握着呢。将借南郡称之为借荆州,未免太过夸大了。况且,借南郡之前刘备已经是荆州牧了。尽管这是刘备手下推举的,但事实上也得到了中央朝廷的认可。荆州牧借荆州?岂不荒唐!如果不荒唐,那就是承认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那还计较什么?

真不知孙权凭什么出借“荆州”
第三,刘备真的没还吗?
确实还了。建安十九年(213年),刘备新领益州牧。后一年,孙权遣使索要荆州,刘备说得先拿下凉州才给,这就是不想还的意思了。于是双方对峙,正好这时候曹操拿下了汉中,双方便罢兵,将荆州七郡两分。所以事实上是还了的。而且还是数倍于前,明明只借了南郡,最后却给了孙权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孙权可是赚翻了的。

借一还三,这是高利贷啊,犯法
综上,客观讲,刘备是有借有还。但事实上,即便刘备没还也不能称之不仁。孙权终究是刘备的敌人,最多属于暂时盟友,利益才是客观存在的,其他都是假象(别忘了孙权妹妹还差点把刘禅虏走)。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要是按照仁德二字的绝对含义,刘备就不该参军,难道剿除黄巾的时候,杀的不是大汉子民?从乱世走向和平,代价一定很大,只不过苦了万千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