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深圳地名之曾生故居

9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15 10:46:10    

曾生,是东江地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据《宝安县志》和《曾生回忆录》载述:曾生在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生于惠阳县坪山乡石灰陂村(今属深圳市马峦街道石灰陂)一个华侨家庭。1928年,先后在坪山、香港、澳大利亚读书,1929年到广州求学。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师生员工抗日救国会主席、广州市学生抗日联合会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起,先后担任香港海员工会组织部长,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长、书记,广东省委候补委员。

1938年冬,受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委派回惠阳、宝安地区,组织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1943年任东江纵队司令员。1945年8月15日,朱德总司令指定他为华南抗日纵队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的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政委,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长,交通部部长,国务院顾问。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顾委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图片来源:《东江纵队历史图集》)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21日占领广州,从此,抗日烽火在华南燃烧起来了。就在日军登陆大鹏半岛的第二天,10月13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在香港土瓜湾,召开曾生和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吴有恒等同志会议,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派人到东江敌后建立根据地,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0月24日,28岁的曾生与香港市委的周伯明等人,回到坪山,组织中共惠(阳)宝(安)工委,组建抗日游击队,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游击队拉起来了,但是几乎两手空空,缺钱缺枪缺粮食。曾生记得当初在香港开展海员工运时,为筹办一间招收海员子弟读书的海华学校,征得母亲同意卖了几亩田。如今抗日游击队困难,他又征得母亲同意,将剩下的十亩田地全部卖掉,为部队买枪支弹药。同时,他和族人商量,将祠堂的5支土枪和两门土炮及6个土炮拿来,充当最初的抗日武器。

1938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坪山正式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是月下旬,中共东南特委把叶挺东江游击指挥部警卫连70多人从深圳调拨坪山,编入游击队。惠阳的地方组织从坪山、坑梓、坝岗、麻溪等地,动员了一批共产党员和抗日自卫队员参加部队。至1939年春,曾生部发展到200余人,成立了2个中队和特务队,装备有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和120支长短枪。自此,曾生发展部队,成立乡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枪械修理、医疗和被服厂等,创建抗日根据地。他指挥部队连续打了黄潭、杨西、百花洞等战斗,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日斗志。

值得一提是1941年6月10日的百花洞战斗,曾生率领3个中队及抗日自卫队1000人,跟日伪军600多人激战了两天,击毙日军大队长长濑等50余人。广州日军震怒:“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这年,曾生部队发展至1500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香港沦陷。遵照党中央营救困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进步人士的指示,曾生部队经过6个多月的时间,穿越港九日军封锁线,历尽艰险,从港九地区营救出文化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300余人及其他人士共800余人。其中有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乔冠华、廖沫沙、沈志远、宋之的、戈宝权、夏衍、张友渔和胡绳等。被抢救脱险的还有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的夫人上官德贤、南京市长马俊超的夫人等一批国民党军政官员及其家属和英、美、印、荷、比、俄、菲、挪、丹等籍的国际友人。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营救护送任务,也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茅盾先生将此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2年,大批回国华侨青年和坚决抗日的港澳青年参加部队,壮大了东江游击队的力量,粉碎了日伪顽军多次对阳台山等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尤其是在横岗打了一场漂亮的“铜锣径伏击战”,打死日军15人、伤20多人,击毙战马31匹,缴获3匹。

1943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公开宣布,广东人民抗日游总队命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曾生担任司令员。东江纵队在上级党领导下,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开展大练兵,提高了军事素质、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在敌后游击战争中,接连收复失地,打击敌人气焰,威震南粤。东江纵队的8年抗战,歼敌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000多人。东江纵队及东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我党在华南战场上的一面旗帜。曾生被指定为接受广东日军投降的代表。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作军事报告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曾生故居(图片来源:《深圳市地名志》系列丛书)

深圳市坪山区至今保存有曾生故居、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等历史建筑,并建有东江纵队纪念馆。

曾生故居位于深圳市坪山区中部,地处马峦街道江岭社区石灰陂居民小组,建于清乾隆廿三年(1759)。1910年12月,曾生将军在此出生,东江纵队司令部也曾在这里办公。故居内现陈列有曾生出生时的床铺及其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曾生故居于2001年6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8年3月公布为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

翡翠为什么飘绿花的贵(飘花到底是什么?)

铁管为什么镀铜(化学镀铜的原理及用途)

为什么叫做无漆门呢(无漆木门是免漆门吗?)

为什么产权是共有解释(共有产权房有什么优缺点?)

窗户边为什么透风(冬天窗户关严还漏风怎么办?)

暖气为什么声音很大(暖气片出声大,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