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什么是真理?你知道吗

6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7 06:44:08    

真理是规律的语言属性,或者说真理是规律的概念表现。而规律,则是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相同相似相近的特性。

规律

当人们用一个规范的模型作共性标准时,客观事物与这个规律模型相似相同相近的部分就是规律。比如,当人们把几何模型——圆形——作为规律模型时,地球与这个规律模型相对照呈现的相近相似性,即“地球是圆形的”,就是规律。又比如,人们把白色作为标准,雪与牛奶呈现出的与白色相近相似的特性,即“雪是白的”,“牛奶是白色的”,也是规律。

这是规律的一种形式,另一种规律是:人们创建了某种标准规范的规律关系模式,客观事物代入这个规律模式之后,与这个规律关系模式整体特性相似相近的特性,就是规律。

比如,人们创建了1+1=2这个标准的规律关系模式,被观察事物代入这个规律模式之后,呈现的与这个规律关系模式相近相似相同的特性,就是该客观对象的数量关系规律。比如将苹果带入这个规律关系模式。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只苹果,这就是关于苹果的数量关系规律。

规律的语言属性——真理命题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切以人相关的事物都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性的最重要的部分。规律作为人们谈论和接触的事物,它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规律的语言属性就是它的社会性。没有语言,规律也能够存在,但没有语言,人们之间无法谈论指称规律,人类眼中的规律也无从表现。只是以语言形式表现的真理命题,不是规律现象的完整表述,只是规律的语言部分,或者说只是规律的概念属性。

“水加热到一百度就会沸腾“这一规律,其完整表述应该是:在常压条件下,运用摄氏温度计,观察温度与水面形状的关系,得出这一真理结论。但有关水的沸点规律命题——真理,并不是这样的全面的规律现象陈述。同样,“一只苹果加一只苹果等于两只苹果”这个数量规律,是建立在“1+1=2”这个公认的规律关系模式基础上的,但人们表述这个规律命题的时候,并不需要陈述1+1=2这个规律关系模式。

所以,真理命题只能是规律的语言部分,而不是规律属性的完整表述。由于体现和表述规律的真理命题并不是完整的,因此真理命题的含义和本质要联系规律关系模式或规律模型,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富贵竹为什么在花瓶里发黄(水培富贵竹如何去做养护)

嫁接为什么会改变品种(嫁接是什么?)

仙人掌为什么能在沙漠里存活(仙人掌如何在沙漠生存?)

为什么凳子中间有个洞(公交座椅上为什么有一个小洞?)

房子为什么贵得这么离谱(房价暴涨背后的真正动因)

为什么结霜之后的水果更甜(霜打的柿子为什么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