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周的说文解字:中国朝代“周”

6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7 07:28:18    

zhōu


【字形演变】

【本义】——周围

“周”字在甲骨文里面很容易辨认,是四块种了作物、被田埂隔开有边界的土地。

里面的作物分布得很规整、很,四面都被田埂牢牢围住,让人觉得凡是属于这片田内的部分都被照顾得很好。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运用到“周”字的词语,一般是在说什么呢?


1周到:我们出去买东西,或者住店,会称赞服务员的服务很“周到”,就是表扬对方处处为你着想,提供了你需要的物品,满足了你的需求;我们说一份计划制定得很“周密”,就是说这份计划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情况和可能性,像这片田里紧密排列的庄稼一样,严谨细致

“周”字所展现出的、把土地和庄稼紧紧包围在内的田埂,就可以证明它的这个意思,说明保护得很全面细致入微,确保小细节也不出差错;


2、周期:“周”字的甲骨文(

)像一片全包围、封闭的四块田地,所以也有外围环绕的意思,根据这个意思造的词有周围周期”等,都是指环绕某件东西的外围,或是进行循环运动的意思。

我们平时说的七天为“一周”,也是将七天看作一个循环,一周两周,便是从周一到周日的循环往复。


【朝代】——周朝

周朝是中国史书上有所记载的第三个朝代,为什么用“”字命名呢?

周朝非常强大,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足足存续了近八百年,而著名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概念,也是从周朝始发。我们可以联想到,这种兼容并包、心怀天下的观念,或许和“周”的甲骨文所展现出的“周到”“全面”之意不谋而合。

此外,也正是从周朝开始,对土地概念模糊部落时代成为过去,人们对土地边界感的认知逐渐强烈起来:大家知道吗?部落时代的人们对土地范围和边缘是没有清晰感觉的,就像古代的游牧民族,人们自由自在,哪里有猎物、有水源有树木,有适宜耕种的土地,就会在哪里安营扎寨。如果这个地方的资源用完了,人们就迁居到别的地方,或者去抢别的部落的资源。可以说部落时代的人们都没有土地边界的概念,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资源,而不是土地。

而到了周朝,这种部落聚居的状态慢慢变为一块一块的领地划分,人们有了不会迁移的土地,相当于给人们的生活区域画了一个封闭的“圈”,这也能够体现“周”字所代表的“封闭”“包围”“有边界”的意思。

为什么结霜之后的水果更甜(霜打的柿子为什么更好吃?)

多肉为什么会出现腐烂掉叶(多肉叶子发黑腐烂怎么办)

为什么水是白色浑浊的(自来水为什么会发黄泛白甚至浑浊不堪?)

为什么移栽树木时要剪掉一些枝叶?

灯为什么一直亮着而不熄灭(长明灯为何不熄不灭?)

led灯为什么亮一会就灭了(LED手电筒突然不亮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