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民国木制的风箱的原理

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3 13:09:24    



公元1280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相传该书是唐初袁天罡所撰,宋代初次刊行。明代《天工开物》中所载的活塞式风箱,与此类似。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用手拉动活动木箱,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欧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发明了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为后来的活塞式机械打开了道路。

风箱结构图

风箱是木制的炊具之一,俗称风匣,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部件套装组合而成,风箱多为桐木制作,性软轻巧,有弹性且经久耐用,里面的拉杆则用坚硬耐磨、光滑轻爽的槐木和榆木。风箱,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操作人员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的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且并不塌缩,再拉动其体能够将其内的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对它推拉得越多,给出的风量越大,可以进入熔炼炉中,用于炼铁。《老子口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长方形活动木箱构成,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

风箱基本结构: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而入橐;压缩木箱,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冶炼炉中,用于烧火作饭。

风箱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风箱可以提高火的温度,对于家庭厨房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法宝”,在旧社会,普通农家用火烧一壶水要半小时,如果用风箱,10分钟就可以烧开,在我国北方的一些村镇,风箱成为了厨房必需品。

风箱都是使用榫卯搭建,个别的连接的地方用的也是竹钉。全部做出来没有一颗铁钉,在农村里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箱很常见,这么长的使用也不会坏。现代农村已几乎不怎么用风箱了,做风箱的手艺也要失传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开始用煤气灶、电磁炉等,风箱早已淘汰,用风箱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墙为什么裂开(墙体开裂竟是因为刮腻子?)

水为什么浑浊(水质浑浊的五个原因)

【安全用电】电线为什么会发热?

为什么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皮肤出油的原因与日常控油护理指南)

为什么叫做轻钢(轻钢和重钢到底有什么区别?)

住宅为什么挂画(为什么富贵人家一定要挂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