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牙膏牙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人是怎么刷牙的?

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9 19:01:14    

在古代,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洗漱并不方便,那么平民百姓的个人卫生,究竟是怎么搞的呢?

说到个人卫生,今天来说一下口腔卫生,现代人们日常会比较注意清理口腔。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懂得用盐水漱口的方法。反复几次,马马虎虎能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
《礼记》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 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成语“明眸皓齿”一词中的“皓齿”就是指洁白的牙齿。
那么古人清洁牙齿,用牙刷吗?有牙膏吗?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醋、酒等为漱口剂。盐水、醋和酒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不过,光会漱口那可不够干净!到了隋唐第一次出现了「晨嚼齿木」的说法,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等泡软了,就用牙齿咬开里面的杨柳纤维。而这些纤维好像细小的木梳齿,正式清理口腔的利器。

由于材料方便获得,杨柳枝清理口腔的方法在唐朝很流行。另外在形状上多少也有了牙刷的雏形。难道这就是牙刷1.0版本?

到了宋朝,出现了类似“牙膏”的东西——牙粉,比如文学家苏轼就曾自己做过牙粉,他把松枝和茯苓晒干捣末,然后筛出细粉用来袋装。

刷牙的时候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在嘴里,再含一口水简单漱一下吐出来。然后就可以用手指或小刷子放入口中刷就行了。

在牙刷出现之前,古人怎么刷牙?用手指吗?还真用过

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可以找到僧人揩齿图像。

关于用手指刷牙,还有一些是从影视作品或明清小说得来的印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用手指醮着青盐擦牙齿。

布条揩齿,其实是手指揩齿的进化版,就是用小布条缠绕在手指上来擦洗牙齿。这个小布条还有专门的名字——揩齿巾。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用的是揩齿巾,其实就是用布擦牙啦!


不过,如果你以为古人清洁牙齿时,都得依靠手指头与简陋的“齿木”,那就大错特错了。

唐宋时候,许多人已经用上了植毛牙刷,跟我们用牙刷刷牙没什么两样。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牙刷实物
宋时赤峰辽附马卫国王墓(公元959年)出土的骨制牙刷

南宋甚至有了专门制作牙刷的店铺。

《梦粱录》收录了一堆杭州的名牌商店名单,其中有“狮子巷口徐家纸札铺、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陈花脚面食店、傅官人刷牙铺。”这里的“凌家刷牙铺”、“傅官人刷牙铺”,都是专营牙刷小商品的名店。

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非常接近了 。

到了明朝,明孝宗朱佑樘 发明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把牙刷,有一次朱佑樘牙疼,太医看后说是口腔内的残渣引起的。

朱佑樘想了想,用刷子把牙齿里面残留食物刷出来不就行了?他想到了猪鬃毛,于是让人制作出一个细长的竹板,把猪鬃毛洗干净插到小口里。这个清理工具做出来后效果非常棒!

别人请求朱佑樘为刷子赐名,他说:“既然这个刷子是清洁牙齿的,就叫做牙刷吧。”

这个朱氏牙刷,在2004年,被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入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之一。

牙刷、牙膏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很日常,但在古代却是很了不起的发明!也许,我们的文明,就体现在这种似乎毫不起眼的历史细部中。也正是先人们这些智慧的“脑洞”发明,才有了我们如今越来越便利的生活。

为什么阳台养花徒长(养花不见光,指定出问题,要么徒长)

为什么瓷砖干挂(瓷砖干挂是如何施工的?)

白椅子为什么发黄(买白色家具怕变黄,该怎么保养呢?)

制氧机为什么用水(制氧机需要用到水吗)

晚香玉为什么晚上盛开(天气越热开花越多的“晚香玉”)

被单为什么会发黄(为啥男性的枕头床单更容易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