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家世并不是满洲人而是汉人,为何他的妹妹还能嫁给雍正?
9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5 11:30:20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清朝时期有着“满汉不通婚”的祖制和传统,但是真实的情况并没有“满汉不通婚”,只有“旗民不通婚”。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对于辽东地区的汉族百姓采取了极为仇视的态度,因而也制定了一系列民族仇视政策,汉族的官员和百姓受到了极大的压迫和压榨,这极大的激化了满汉之间的矛盾。
“满汉不通婚”就是对于汉族百姓的民族仇视和压迫政策之一,为的就是降低汉族百姓的地位,同时削弱汉族文化对于当时女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在攻打抚顺过程中,招降了时任抚顺最高军政长官即千户守备御官、游击将军的李永芳。
李永芳的阵前投降,让努尔哈赤以极小的代价在攻下抚顺,并且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
之后努尔哈赤也没有食言,将李永芳任命为三等副将,并且按照约定将自己的孙女、即贝勒阿巴泰之女嫁给了李永芳,李永芳也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额附副将。
而李永芳迎娶努尔哈赤的孙女,也成为了在努尔哈赤时期屈指可数的“满汉通婚”的案例。
皇太极继位后金大汗后,改变了努尔哈赤一系列错误的民族政策,开始接纳汉民族,并且不断尝试用各种政策缓和满汉矛盾,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就“满汉不通婚”的政策作出调整。
而在皇太极去世后,顺治皇帝继位,然而此时的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大清王朝由此进入了“多尔衮专政”时期。
在定都北京后,多尔衮为了进一步消弭满汉矛盾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但是他为了遵照皇太极一贯要求的保持满洲人传统的旨意,同时也是出于对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的敬重,多尔衮没有完全的都否定“满汉不通婚”的政策,而是改为了“旗民不通婚”。
也就是说,满洲人和汉人可以结婚,但是汉人必须是在旗的,也就是必须要隶属于汉军八旗的序列,才能与满洲人进行通婚,俗称“旗内通婚”。
而这期间,最有名并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旗内通婚”,便是顺治皇帝迎娶了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佟图赖的女儿佟佳氏,而佟佳氏之后为顺治皇帝生下了皇三子玄烨,这便是后来的康熙皇帝,佟佳氏也在日后被追封为孝康章皇后。
而康熙皇帝本人也迎娶了数位出身于汉军旗的后妃,其中也包括了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同时也是康熙皇帝的表姐妹,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由此可见,当时的“旗内通婚”已经是非常普遍且盛行。
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时掌握权力的慈禧太后发布懿旨:
“ 我朝深仁厚泽,沦浃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
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至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
嗣后搢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断不准官吏胥役藉词禁令,扰累民间。如遇选秀女年份,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将此通谕知之。”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清朝正式允许了满汉通婚,彻底废黜了“旗民不通婚”亦或说“满汉不通婚”这一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持续了近三百年的政策。
年羹尧的家族,在顺治朝时期就已经正式进入了汉军旗籍,后又被康熙划归给了雍正辖属。
年家本是明朝的官宦世家,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松锦大战中,年家成为了皇太极的俘虏,被编入汉军旗包衣佐领下成为仆役,之后便随同顺治皇帝入关。
顺治十二年(1656年)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通过科举考中了进士,使得年家就此脱离了奴籍,被编入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一佐领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册封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为雍亲王,并将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下以及镶白旗满洲第三参领下全部划给了雍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年羹尧全家正式被划归由雍正统领。
由此可见,年羹尧家族隶属于汉军镶白旗下,属于“汉军旗人”,其妹妹年氏嫁给雍正,并不违背“旗内通婚”的传统和制度,因而也就是属于顺理成章且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因为年氏是汉族人,就对这门婚姻感到惊讶了。
年羹尧的妹妹能够嫁给雍正,更多的还是因为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的关系。
康熙五十年(1710年),在康熙皇帝的指婚安排下,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迎娶了年氏为王府侧福晋,而年氏在府上的地位也是仅次于雍正的正室大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而康熙之所以如此安排,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对年羹尧和年氏的父亲,时任时任湖广总督的年遐龄的赏识。
年遐龄纵横官场几十年,一直秉着谨小慎微、作风低调的为官风格与态度,再加上其勤政爱民,深得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拥戴,使得康熙皇帝对其是非常的信任和器重,并且对于年遐龄,康熙皇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也正是处于对年遐龄的赏识,康熙皇帝才会安排雍正迎娶了年遐龄的女儿,同时也是年羹尧妹妹的年氏为王府侧福晋。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年氏因为年遐龄的关系可以嫁入王府,年羹尧也是沾了年遐龄很大的光。
年羹尧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的进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就被康熙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这一年年羹尧 还不到三十岁,并且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尧就已经成为了川陕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
以如此年轻的年龄就身居高位,并且在能够得到快速的升迁,除了年羹尧本人的能力与实力外,康熙对于年遐龄的赏识和器重,也直接影响了康熙对于年羹尧的态度与评价。
反观与年羹尧同年考中进士,同样是名臣之后的张廷玉,运气是远远不及年羹尧,终康熙一朝,张廷玉所担任的最高级别的官职是吏部侍郎,与年羹尧的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
而这其中,年遐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