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蘸什么调料 涮羊肉蘸芝麻酱
6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9 11:30:15
在我人生的前十八年,我没吃过涮羊肉,当然也没吃过芝麻酱。而这种情况的改变,是从读大学开始的。
我是在河北石家庄念的书,那一年的秋天,我考上的大学在整个四川只有五个文科名额,理科每年名额也不多,所以在学校,老乡并不多。
但是我还是会在某个周末或节假日和老乡们或者同在一个城市别的学校读书的老乡们聚会,吃的最多的,就是火锅。
不过当地的火锅肯定不如川渝地方的火锅“正宗”啊,一个电磁炉上一个不锈钢盆子里面表面浮着一点点辣油的清水,涮一些个羊肉片,没有毛肚黄喉,也没有香油蒜蓉,更别指望有小米辣了。
所以,拒绝芝麻酱的我们只能就着老干妈吃火锅,这一吃,就是一年的时间。
第二年的秋天,学校南门的大学商城开了一家云南过桥米线,顺带着卖一下自助涮羊肉,15块钱一个人的自助形式,一盘肉只有三四两,蔬菜随便吃,芝麻酱2块钱一碗。
那时候刚陷入爱河,有一次跟女朋友去这家店本想吃米线,结果看到菜架上的蔬菜很新鲜,于是决定试试涮羊肉。那时的女朋友是北方人,所以自然而然地端了一碗芝麻酱,而我依然叫老板给我整老干妈。
可是啊,这家店居然没有老干妈呢,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我第一次尝试了,涮羊肉蘸芝麻酱。
我的天呐!!!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老板,加羊肉!!!再来一碗芝麻酱!!!
从那之后,涮羊肉蘸芝麻酱就成了我的心头好,隔三差五就会去吃。那家店的老板听说我是四川的还跟我攀老乡,说他曾经在成都的攀枝花大酒店学过手艺,后来每次我去吃饭,他还会泡一壶好茶招待我。
跟那时的女朋友分手后,我还跟很多别的小伙伴去那家饭店吃过很多次涮羊肉,每次都会加肉加芝麻酱。
再后来,我毕业了,因为各种原因吧,没有留在北方生活,而是背着空空的行囊回了四川工作。
其实那时候心里是有点失落的,因为没有了熟悉的环境,也没有了涮羊肉和芝麻酱,更没有了陪着我一起吃涮羊肉的那些小伙伴们。
幸运的是,一年以后,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那个她。
我给她讲过很多故事,故事里有很多美好的风景,有善良的人们,还有好吃的美食,我想把最好的东西都和她分享,比如涮羊肉蘸芝麻酱。我觉得很遗憾啊,为什么成都没有这道美食呢,否则我就可以和她一起共享了啊。
难得的是,她知道我喜欢吃这玩意儿以后,就留心了,然后在她读研的学校附近竟然找到一家北京人开的涮羊肉店,然后一次Dating的时候带着我去开荤,那一天我真的觉得特别幸福,又吃到了久违的涮羊肉蘸芝麻酱,而且是和自己心爱的人。
那么,为什么北方人吃火锅会用芝麻酱呢?
因为北方吃的火锅——也就是涮羊肉——它就只配芝麻酱,这就跟川渝人吃的火锅——麻辣牛油——它就只配香油碟一样。
川渝火锅诞生于清朝年间,长江边上卖力气的纤夫们吃不上好肉,只能花小钱买点猪牛羊的心肝肚脏肺等下水吃,由于这些个脏器味道重,而且重庆夏天天气闷热容易变质,所以就只能在熬煮的时候多放油盐辣椒才能盖住食材的异味。但由于油盐辣椒太过刺激,所以在吃的时候需要用香油稍微滋润一下,才能缓解食材的麻辣烫对口腔的刺激。
而涮羊肉虽然传说是成吉思汗或者忽必烈发明的,但流行时期也是在清朝年间,主要是满蒙贵族的饮食,一般老百姓是吃不着的,都别说前清或民国了,便是本朝前几十年,涮羊肉也是稀罕物。马未都有一次录美食节目,说他小时候很稀奇为什么有人吃得起东来顺,他原话是“那时候年岁小,想不通这那有人吃饭他光吃肉的,那得多有钱啊?”后来条件好一点了,他和王朔去东来顺,一进门每人二斤肉,先猛吃一顿再说。马未都和王朔都是北京上流人物,可就他们这种出身的人,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条件好好吃上涮羊肉。这羊肉本就昂贵,再加上师傅的刀工,以及更珍惜的芝麻酱——这可是北京人的命根子——这样珍惜的佳肴,在那时候可比川渝火锅显得高贵。正宗的涮羊肉,那火锅里就是一口清水,最多加点姜片大葱虾米,吃的是羊肉的那口原味鲜美,而芝麻酱除了浓郁的香气和黏糊糊的口感以外它本身是无味的,加盐则咸加糖则甜,那么芝麻酱加上豆腐乳和韭菜花后略甜略咸的味道包裹着羊肉本身的鲜嫩,那简直就是人间极品。
如果反过来,如果涮羊肉蘸川渝火锅的香油碟,羊肉本身无味,而香油碟除了香气以外也是无味的,那吃起来就寡然无味可惜了食材。而川渝地区的麻辣火锅要是配上芝麻酱,那么被牛油浸泡后的毛肚黄喉带着麻辣烫的刺激被芝麻酱裹得严严实实地放进嘴里,您就等着满嘴水泡涕泪横飞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川渝火锅已不再仅仅是体力劳动者用来祭五脏庙的下等食物,涮羊肉也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变成了人们日常饮食的一种选择。每种食物的诞生和发展都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因素息息相关,阳春白雪有其高雅之妙,下里巴人有其流行之美。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就像涮羊肉,它就配芝麻酱,就像你心爱的那位姑娘,她就跟你最配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