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和袁世凯的关系转变:从君臣到差点成为翁婿
4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2 10:13:12在1912年之前,袁世凯是臣子,溥仪是皇帝,但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这个臣子却成了比皇帝更能决定天下走向的人物。

1912年2月,正是在袁世凯的逼宫之下,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宣布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结束了它两百多年的统治,中国也正式结束了封建时代。
从此之后,溥仪成为一个统治国度仅限于紫禁城的“小皇帝”,而袁世凯则当上了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两人之间三年时间的君臣关系结束。

直到再一次三年之后,两人才又有了交集。1915年,坐稳了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在长子袁克定、谋士杨度等人的怂恿下,试图复辟,登基为帝。
袁世凯首先争取的一批人就是前清的遗老遗少们,颁布大总统令,向前清皇室重申所有优待条款必当永不悔改,世代遵守,并承诺将其写入宪法。
换来的就是前清内务府发出了一份正式公文,声明前清全体皇室成员赞成君主立宪,并拥戴袁大总统登基为皇帝。

同时,据溥仪生父、前摄政王载沣的日记里记载,1915年旧历十月十日(阳历11月16日),袁世凯与四位太妃(同治与光绪健在的4位妃子,是溥仪法理上的母亲),商谈溥仪与袁世凯之女结亲事宜,商谈的结果是“均承认可”。
但结果却是,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的“伪皇帝”后,就在全国人民的一片骂声中,黯然下台,并于两个月后因尿毒症去世。

袁世凯一死,前清皇帝与袁家的婚事自然再无人提及,于是溥仪终究还是没有做成袁世凯的女婿。溥仪和袁世凯的关系,从曾经的君臣,到后来差一点就成的翁婿,可以一窥当时清末民初政治格局变化有意思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