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意思是什么: 【经典赏析】
4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2 11:08:1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廉洁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创造了经久不衰的诗词文赋。嘉定区纪委监委推出“经典赏析”专栏,带你触摸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也通过它们,来感受廉洁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

作者
1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
注释
2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3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
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赏析
4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