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学得是什么步,你知道么?
4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7 11:41:23邯郸学步,一个成语之乡最著名的成语,一个让邯郸这个古城为人所知的成语,小编的成语之乡典故讲解,就决定从这个最最著名的开始啦
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比喻一昧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李白诗曰: 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那么这个邯郸学步,到底学得是什么步呢,不要急,请小编慢慢跟你说
古代邯郸城是一个娱乐业发达、恣情玩乐享受之所在,跟拉斯维加斯差不多。曹植在《名都篇》中形容邯郸人:“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邯郸市民阶层的社会交往多是弹琴、悲歌、斗鸡、走犬、六博、蹴鞠、饮酒、狎妓等名目。
司马迁曾经留下评说“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这种游侠、放浪的风气在临淄、洛阳等大都市普遍流行,不过邯郸却要比临淄和洛阳更为狂放、更为豪雄,这都是受了燕、赵区域任侠勇武传统的影响。
我们不妨根据上文的做一个结合当代的合理想像:邯郸的“夜总会”包厢里,终日歌舞不绝、笑靥纷飞,而在高档娱乐场所的楼下,停的都是来此玩乐的邯郸少年的“私家车”。可以推测,当时的邯郸,应当是一派歌舞升平,有类似于今天歌舞厅、夜总会、赌场、娱乐城这样的场所,并且可能有诸多民间的、培养乐舞伎人的机构,很像青、少年宫或省市一级的艺术学校。并且邯郸这样的机构应该是当时全国最为著名的,因此太子舍人侯明才会不远千里从长安到邯郸去为太子家求取歌舞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