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古代人用什么刷牙?宋代严重怀疑穿越,明朝的皇帝有点恶心!

5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14:04:24    

每次看到牙膏的广告,都有一个疑问?古代人刷牙吗?嘴巴会不会很臭?然后我们就看到了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然后了解了原来古代人是用盐刷牙的。但是这里显然就有一个误区:古代的盐可不便宜,穷苦人家一般还吃不上盐,那时候盐铁都是官营。哪有那么多盐留着刷牙,一般来说也就是当官的和有钱人能用上盐水漱口,但大多数人家是用不了的。是不是他们就不漱口呢?

显然不是的,就像古人洗头洗澡,早早的就发现了皂荚的作用,那么对口腔卫生的保护,我们一直有着探索追求的中医大夫们也不会放过。 ‍秦汉时期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对于礼仪形貌的要求,孔子在这方面的讲究就更多了《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而在《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 中国对口腔清洁和健康的要求早在公元前就已有之,然而国外对于刷牙的记载,还是最早在英国的1651年。中国比国外的刷牙经验早了近2000年.

曹操就显得比较洋气,虽然对自己的头疼病下不去狠手,但是牙疼起来要人命还是要想点办法的,于是命人用银打造了一款专用的牙签,用来剔牙,后来这款牙签也成为了两晋时期的一个流行物品。唐朝的时候就更贴近生活,随地取材了,当时江南人士沿河叫卖,小贩们喜欢嘴巴里叼一截柳树枝,发现嘴巴里嚼这个东西能清新口气,于是在当时便流行起来,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这个和现在印度的刷牙方式很像。

真正开始有牙刷的记录是在宋朝的时候,我们知道宋朝的商品手工业十分发达,甚至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这已经和现代的牙刷几近相似了,严重怀疑当时那么发明牙刷的人穿越了。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不过明朝做牙刷的材料就显得有点另人不适了,中国明朝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觉得马尾太软于是选择了更坚硬的猪鬃毛,嗯,有点令人接受不了。


窗台为什么要做压顶(浅谈窗台压顶的施工)

86盒为什么叫86盒(86型底盒有几种型号?)

花为什么会有虫子(长寿花长虫子以下原因导致)

为什么衣服不干会有一种味道(晒不干的衣服为啥有味道?)

为什么小区要物业来管理(社区物业管理的意义)

香灰为什么发黄(香灰有啥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