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 >

2022小升初改革最新方案细则(广州小升初摇号新政策解读)

35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14 11:22:53    

不少家长问:区老师不做一下小升初摇号志愿的分析吗?其中有越秀的、有荔湾的、有海珠的、有天河的、还有番禺的。

首先说声抱歉,当小升初中考志愿一起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更侧重中考的,本身也教一直在教初三和高一数学的老师,中考肯定是“主战场”,所以工作重心还是放在中考。

很多长期泡各种群,奔波于机构与学校,参加各种若有若无的会议,对各种似是而非的眼神的家长,比我还熟悉。所以,小升初既然我不那么专业,就无畏献丑了,自然谈不上很深入的指导。

而且,明明写的是中文,因为种种原因,还要用各种暗号代替,搞得地下游击战一样,何必呢?所以另一方面,我也非常不喜欢小升初的各种底下操作,和利益挂钩,和权势挂钩的操作,因此并不想深入涉足小升初。

这次就不逐个区逐个组别的摇号做分析了,但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还是能有一些建议给大家的,在填摇号志愿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向考虑。

考虑一:曾经有过交流的学校考虑优先选择

在现行政策底下,除了手握尚方宝剑的广州外国语学校外,其余无论公办民办,无论哪个区,无论什么学校,生源都有好有坏,再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全员尖子。强如应元二中,育才实验,本届初三生源平均水平相较往年其实也已经在下降,更不用说从20届起的学生。

当然,趋向更均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与其说择校,不如说择班。君不见,东环中学、40中等20届初一重点班并不逊色于其余公办名校?

因此,如果你事先和某些学校以任何方式对过眼神,得到过某些承诺,那么大概率能够进优质班级,既然如此,何不把它们作为首选?如果对过眼神的学校不是最强学校,前一两个志愿填,稳得很。

考虑二:三年后中考的名额分配(指标)考虑

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孩子成绩不错,但是啥动作都没做过的小升初家庭而言。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中考政策的老师,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你,对部分学校来说,名额分配是个非常好用的东西。

一个人们共识的结论是:学校越差,名额分配越好用。事实上,不需要很差,只要不是热门名校,这个结论都正确,非但正确,而且好用程度超乎你想象。

从我收集到的众多学校某些排名数据来说,除了省市属(不包括协和、华侨)和区属龙头以外,其余学校的指标,都相当好用。随机找一个例子,这是广雅中学2020年分配到荔湾区和越秀区的名额最终录取情况。

广州小升初摇号新政策解读(2022小升初改革最新方案细则)-第1张图片-PPT汇

广雅中学2020年录取分数线为712分,可以理解为低于712分录取的,就是利用名额分配(指标)赚到了。而高于712分被指标录取的学校只有西关外国语、一中外国语、广雅实验、西关外国语实验、西关广雅、四十中、华侨外国语、二中、铁一、育才实验、二中应元、执信中学。

这里面除了四十中外,其余要么是抢手的公办,要么是民办学校,没有分数的更是直接流标。其他名校的情况大体类似。

更重要的是,2023年开始,名额分配(指标)的录取限制分数线很大机会将会取消,那就意味着流标学校将不复存在。一旦在某所学校名列前茅,不管分数如何,届时全市名校将任君选择。

尤其是如果在考虑一里如果你们对眼神的是一所非热门学校,第一志愿选择它,顺利进入其重点班的话,那么很大概率你能够在三年后占据一个起码是区属龙头,或者是省市属名校的指标,以一个相对低分录取名校。

对了,说起名额分配,可能很多人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分配原则的:

成立教育集团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按集团内农村初中学校和集团内上一年中考总分平均分低于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的初中学校的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数30:1的比例,确定直接分配给集团内相关初中的名额分配计划数。

正是利用这一点,省实越秀(天胜校区)过去几年都分到令人发指的10+个广东实验中学(本部)指标,10+个省实指标啊,多到根本用不完。今年数量有所下滑,但也有5个。

今年,越秀区整合学校,你猜猜被整合的37中,40中,东环中学等,平均分会不会超过全市中考平均分?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明年他们将出现更多的集团内部高中名额。

考虑三:交通

如果两所学校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愿意为更好的那所,付出三年六位数的费用,这是过去这些年民校备受热捧的原因。

如果两所学校不小的差距,我们愿意连续三年,每日增加一小时的通勤时间,这是过去这些年公办摇号我们志愿选择的考虑。

但是!既然没有差多远,为啥要付出这些,去热到爆炸的传统学校做分母呢?所以,顺便多说一句后面的民办摇号,如果你至今不知道这么对眼神,那么建议没必要花那么多钱要民办了,躺平吧。

选初中,如果你拿不定主意,那么太简单了,找个近的吧。如果你热切期盼名校,不妨第一志愿填个你喜欢的,然后第二志愿开始就找个近的。

所以,说了么多,如果你是“裸摇”,我认为按照交通方便程度选择,最合理。

尤其是老三区,你不会以为能进广州老三区公办学校编制的老师,能力有什么问题吧?什么,你说责任心?老铁,你不会以为公办名校的平行班老师天天对着一群摇号生,能掏心掏肺出来吧?

是不是很敷衍,没有看到你们想要的各种数据分析和结论?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达到的效果吗?既然如此,凭什么我们要费尽心机唱反调呢?

我坚信,一个290+,学习能力出众,求知欲强,习惯良好的小学生,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家长要做的,是培养出这个学生,而不是给它选一所名字好听的学校。


2022小升初改革最新方案细则(广州小升初摇号新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