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最经典的一句话,道尽了为学、做人的道理
18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10 21:35:14万历首辅张居正,后人评价他时曾说:“汉唐以来,以功业而炳史册的人有很多,但要说意量广远、气充识定、能以天下为己任,而且才干又与志向匹配的,只有明朝张江陵一人而已。”
可见张居正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他从小就是个神童,但却没有掉入“少年成名,壮年无名”的怪圈,壮年后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政治家。
“心以积疑而起悟,学以渐博而相通”,张居正的这句话把为学、做人的道理说得非常透彻。第一次看到张首辅的这句话,打心眼里佩服汉字的伟大。
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信息量却很大。如果用英语来表达这十四个字的内涵,恐怕要写一个长篇大论。文言的神奇就在于它的神韵,就像一个美女,光有形而没有气韵,算不上一流。
然而文言的神韵又不在字句上,而是在字句之外。这就需要读书的人有一定的国学功底,否则很难读出其中的神韵。就像司马迁的《史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但是光读一遍是肯定读不出其中神韵的,必须多读。
读一本《史记》,读它个五六遍甚至十遍,读到最后,这本书被读得要像小时候的语文书一样,翻得都快要脱页了,有了这番功夫,差不多才能读到其中的神韵。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确实是对不住这位史学家。
“心以积疑而起悟,学以渐博而相通”这十四个字,排在第一的是一个“心”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大道明悟,都是一个心字。天生智慧如海、七窍玲珑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心有不通,不通就要学,学了才能明。
所以后面七个字,排在第一个的是一个“学”字。学了就会有疑问,甚至有一些天资聪慧的孩童,没学的时候就会问一堆为什么。有疑问是学有长进的标志,所以老师一般都喜欢善于提问的学生。
在古人的世界里,为学与做人、做事是分不开的,古人说“学以人事为大”,可见做人处事的道理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的学问一般同时包含做人与做事,不会强调哪些是做人的道理、哪些是做事的道理。
一个心字,一个学字,连起来就是“心学”二字。一个人行走在世上,不管干什么,都要谨记两个东西,一个就是用心,一个就是好学。
不用心则不起疑,很容易人云亦云、模棱两可,所谓“大胆疑问,小心求证”,说的就是这个事。但起了疑问而内心困塞不通的时候,不能一根筋死磕到底,可以暂时放一放。
暂时的放下不是放弃,而是让这个疑问在大脑里沉淀、酝酿、发酵。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或者一个念头而茅塞顿开。
当年王阳明格竹子就是这样,王阳明一连格了六七天都没能格出个名堂出来,甚至都吐血了,最后王阳明只能暂时放弃。但那个“疑”的种子却在王阳明的心里种下了,总有一天,它会开花结果。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我们没有真的放弃,一直把这个疑问若有若无的提着,我们内在的智慧就会慢慢地向这个地方靠拢,当因缘具足时自会彻悟明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段时间什么事也不干,另外一件事就是“广学”。心有不通,就要广学,广学才能明辨。不“广”谈不上明辩,只有广了,才能互相求证,互融互补,才有可能触发沉积于内心的“疑”。
这个地方的疑问,在那个地方得到解答;那个地方的结论,在这个地方得到印证。最终才能广博汇通,就像孔子说的一样,“朝闻道,夕死可以”。
学而疑,疑而学,学而广,广而通,前提都是用心。学识上去了,自然眼光就高了,原来觉得浩瀚如海的书籍,其实大部分都不必读,真正值得读的书并不多。当然,这里的“学”指的是国学意义上的学问,不包括现在科技文明视角下的各分类科目。
那么这十四个字的神韵在哪?我们如果反复读,就会发现一个“诚”字。儒家讲”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没有这个“诚”,一切的所学无法汇通于心,没有这个诚,真正的疑起不来,基本是糊里糊涂。
十四个字没提一个诚字,却处处体现了诚字,这就是古文对仗工整、前后呼应的好处,字里行间会透露出一股无形的力量,而正是这股无形的力量可以触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