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但学不进去怎么办?教你三招,激发学习内驱力!
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2 22:30:121、会让孩子将学习当做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孩子学习是为了获得好成绩,为了得到奖励,或为了避免惩罚。以此为前提,孩子往往以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结果为荣,希望能找到学习的捷径,并会在达到目标后终止学习,缺乏学习的持久动机;
2、会让孩子担心失败的结果,放大困难,产生畏难情绪。
孩子会把学习与日后的幸福生活相关联,会联想到学习不好等于考不好,等于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想法让他们担惊受怕,所有的心绪都在“如果我学习不好,就过不了我想要的生活,我会怎么样?爸爸妈妈会不会因此而不爱我?会不会被别人瞧不起?”诸如此类的问题上,由于过于担心学习不好的后果,孩子往往会不自觉的放大学习的困难,产生巨大的压力及其他不怎么愉快的感受,而这种不愉快会激活大脑中的痛觉中枢,会引起拖延或是逃避,以此来避免遭受失败的打击。
3、会让孩子陷入自责模式,自暴自弃
以学习结果为动机,势必会形成全家以学习为核心,有孩子说“只要睁开眼睛,家里讨论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和父母之间就没有别的话题了”。因此一旦孩子发现自己努力学习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这样对不起父母,会觉得自己努力也没用,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会越来越贬低自己的能力,攻击自己,直至自暴自弃。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投入学习活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大类。我们之前所说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多为外在动机,即我们学习是为了获得外部的奖励或是出于某种外在的压力;为了考取好成绩,考入好学校,为了取悦家长和老师的学习就是在外部激励下而进行的学习。而内在动机是我们学习与否与奖励、惩罚无关,也不是单纯以成绩为目标,而是出自于我们对于知识的好奇以及寻求挑战,获得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期望获得学习本身的回报,也就是求知的乐趣。
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学习就是为了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本身。受内在驱动而学习的孩子,会积极的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会自己监控学习进程,调节学习行为,客观评价学习结果。会不畏失败,不惧挑战,会从失败中总结,并以克服挑战为荣。当孩子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与成就感时,会更加投入学习,也会更持久的学习。
如何将学习的外在驱动转变为内在驱动呢?可以从试着关注学习的过程开始。
首先我们要从意识上转变我们对于学习的认识。我们的学习是为了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高能力(比别人强),也不是为了使父母和师长满意;我们学习是为了求知,为了获得生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其次,我们要从行动上学会关注当下,聚焦于每一刻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担心未来。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在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我们会特别在意我们无法通关吗?我们通常都只会先关注眼前的关卡,只会想着先过第一关,再过下一关。游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通常游戏的主题都很有趣,每一关通关的任务都很清晰,每一步都有很清晰的指引,每过一关就能得到即时反馈,而这些都是刺激我们一直玩下去的因素。
享受学习的过程与升级打怪的过程类似。
首先根据我们自己想要获取知识的目标去设定学习任务,并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真实、又具有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单元。
其次给每一任务单元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步骤;
再次对待每个学习步骤,我们都沉浸其中,不分心不评判,不要老是担心自己做的好不好,有没有犯错,这些考虑都在占用我们大脑的工作记忆容量,心无旁骛才是对大脑的最好利用;
最后当我们完成该学习任务时,给予自己及时的正向的反馈,给自己一个奖励,肯定自己的付出与收获。这样我们就能越来越有信心的去面对下一个学习任务。
最后,我们要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当我们成功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当我们又掌握了一个新知识,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我们都会觉得开心,愉悦和满足。关注此刻的幸福感,我们的大脑也会产生这样的记忆,当我们的大脑把学习与这样快乐幸福的体验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一看到学习这个词就会引发我们这种幸福的情绪体验,也会引发继续主动探索求知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