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哪里出生 :孟子故里话三迁
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8 21:35:15在邹城孟庙的后面、因利河河畔有一处古代建筑群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遗址。


据考证,孟子出生于今天的曲阜市凫(fu)村。为何叫凫村,因孟子古宅西侧南北流向的小河名叫白马河,孟母在河边洗衣服时,见凫鸟落于水,视为吉祥物,故取名村名“凫村”。因为凫村周边是一片墓地,孟子小时候与村童经常模仿丧葬过程,有时还哄抢供果吃,孟母认为此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决定迁居。


(凫村孟子故里)
于是孟母就迁居到离凫村20多公里的今邹城庙户营村落脚。

(庙户营孟母祠)
与相对偏僻的凫村相比,位于城郊的庙户营热闹多了:商贾云集,喧哗热闹。善于模仿的孟子也学着商人的模样沿街叫卖并且沾染上了铜臭毛病。不愿儿子沾染市侩气息的孟母顿觉失望,只好再次迁居。离别市集繁荣的庙户营,孟母迁往东南方的邹城古县城,今邹城城南孟府处,此处离庙户营大约有5公里左右,也就是今天看到的三迁遗址的地方。
进入三迁遗址大牌坊后就是孟母的建筑院落,又称三迁祠,由于不对外开放里面的布局看不到。据介绍,它是有大门、断机堂、东西房等组成。元元贞年(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创建,元至三年(1337年)使者杨国贤等重建,明清至中华民国历代重修,前后延续了650余年,建国前毁于战火。现存建筑根据旧志及历史资料,于2016年修复。


(孟母祠又称三迁祠)
紧挨着孟母祠的后面就是著名的子思书院了。子思书院又称学宫,传说为孔子嫡孙子思创立。孟母就是看到这里聚集着大批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才三迁到这里,最后定居下来。


(子思书院外景图)
子思书院是纪念子思传教的建筑院落。由大门、景贤堂、东西厢房等组成。元元贞元年(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创建中庸精舍,色额“渊源堂”。元大德六年(1302年)邹县尹宋彰易名“中庸书院”,元延祐二年(1315)改为子思书院。
在子思书院的旁边就是为纪念子思而修建的子思祠了,也叫述圣庙。

(子思祠又叫述圣庙)
子思又称子思子,是孔子的嫡孙,他是孟子的老师。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