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百科 科技 职场 学习 宠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三衢道中的诗意是什么

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7 22:08:19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七绝名为《三衢道中》,作者是宋代曾几。三衢,指的是位于渐江省衢州市内的三衢山,地貌奇特,风景秀丽,有“江南一绝”之称。因此,三衢道中,就是通往三衢山的道路上,可见这是一首描述旅途风物的诗。

三衢山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黄时,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的梅雨季节。小溪泛尽,泛就是指泛舟,坐着船走到小溪的尽头。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梅子黄熟之时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小溪之上乘着小船一直行到尽头再改走山路。

梅雨季节,江南大地花红柳绿,烟雨蒙蒙,如果写入诗歌,画入画中,那真的是缥缥缈缈如仙境,诗情画意醉人心。可在现实生活中,持续数十天的阴雨天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食物包括人的心情没有不发霉的,所以又被称为“霉雨季节”。但凡事都有例外,“梅子黄时日日晴”,可见这一年的梅雨季节偏偏无雨,天天是大晴天,这真是外出旅游、放松身心的好天气。

梅雨时节

三衢山一带位于浙江西部,水道密布,群山纵横。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着小小的木船漂流在小溪之上,两岸水草丰美,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真是让人神清气爽,气贯长虹。“行到水穷处”(王维),曾几下船,转到山间小路上继续前行。宋代没有工业污染,那时的天是蓝蓝的天,那时的云是白白的云,可以想象,走在小路上的诗人真的是好喜欢。

山间小路

诗的首句是季节和天气,次句是点明了道中。前两句诗是写景,按一般规律,诗人在后两句应该抡圆了抒抒情,赞美这大好河山,分享自己的快乐。还是那句话,凡事都有例外,我们继续往下看。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绿阴,苍翠的树阴。不减,不少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苍翠的树木和来时的路上一样,只不过增添了几声黄鹂鸟的鸣叫。

读到第三句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前不久从这条路经过,去了三衢山游玩,这是回家的路啊。曾几没有写“来时路”的情景,顺便点了一笔,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归途,构思精妙。山道之上,绿树成阴,诗人悠然自得,缓缓前行,左顾右盼,这条路似乎和来时一模一样。

山间小河

第四句中的“黄鹂四五声”是神来之笔。黄鹂这种鸟儿喜欢躲在密林深处,鸣叫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四五声”说明并非是一大群黄鹂叽叽喳喳,数声鸟鸣,让这静谧的画面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却并不嘈杂,更增林阴山路的清幽之感。黄鹂是从暮春开始活跃的,来时路没有鸟鸣,归途有了黄鹂欢鸣,也暗暗点明诗人是春天外出,初夏返回。

这首七绝通篇都是写景,没有抒情,但我们可以从“日日晴”、“小溪泛尽”、“绿阴不减”、“黄鹂四五声”这些字句中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轻松愉快的心情,他的愉悦是渗透于字里行间的。

黄鹂

诗里并没有描写雄奇壮美的高山大河,瑰丽奇特的绝美景色,只是写了晴天,小溪,绿树,黄鹂这些常见的景物,却写得清新爽利,自在欢乐,可见诗人有一颗诗意的心灵,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为什么涂料老是开裂(为何家里的乳胶漆总是容易出现开裂)

为什么防漏电插座不会漏电(从功能上识别插座安全性)

大红酸枝木为什么开裂(买了大红酸枝家具,偶尔听到炸响怎么办?)

为什么墙身瓷砖脱落(墙上的墙砖老是掉,还是要讲点道理)

水泵为什么频繁启动(自吸泵怎么吸不出来水)

为什么有暗卫的房子(为什么豪宅多暗卫?)